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的區別
(1)主觀方面:能否預見。商業風險的發生能夠預見。盡管這樣,當事人在權衡利弊得失以后,卻甘愿冒此風險或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希望不會發生風險,或是愿意以此為代價去從事經營活動,放任結果的發生。
(2)客觀方面:是否嚴重損害主張情勢變更一方當事人的利益。如果某一風險雖然也會給一方當事人的經濟狀況造成一定影響,但如并未嚴重損害當事人的經濟利益,也沒有妨礙合同的正常履行,則屬商業風險范疇。反之,如果某一風險,超出了一定范圍,則可能演變為情勢變更。變更的程度如何認定,實際上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臨界點在司法實踐中難以以一個確定的數值來表述。通常可以參考如下尺度:①變更程度是否已經超越了變通經營者所能預料的范圍;②風險損失與可能得到的贏利之間是否已經嚴重失調;③變更結果是否導致一方得利,另一方損失嚴重。
(3)發生的原因不同。情勢變更一般是不能預料的經濟因素引發的,大都是由重大變故引起的。它不決定于價值規律,而決定于變幻莫測、紛繁復雜的社會因素,它所導致的風險是不正常的風險。而商業風險取決于從商者是否遵循商品交換的價值規律,是否了解市場行情,取決于對供求關系。消費心理的把握等。
(4)過錯責任不同。情勢變更的發生具有不可歸責性,它所造成的內險應由雙方當事人分擔。商業風險的發生則一般有當事人投資決策不當、考慮欠周、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有關,對此類風險應由過錯方自行承擔,除雙方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另一方當事人沒有義務與其分擔風險。
市場經濟的穩定運行、意思自治精神的彰顯,離不開有效合同必要嚴格遵守的基本原則,否則就是對私法自治原則的挑戰。但是,在合同訂立之后,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當事人在合同訂立時無法預見的客觀情況,導致一方當事人難以繼續履行合同所確立的義務。此時如果不賦予受到重大損失的一方當事人請求解除合同的權利,可能使得雙方的利益關系出現較大失衡,有違民法和合同法的公平、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旨義。實際上,情勢變更原則,是現代合同法中的一項基本制度,旨在維護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貫徹民法的公平原則、兼顧誠實信用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是否屬于刑法中規定的共同犯罪如何處罰
2021-02-08商業合作保密協議期限
2021-02-27工會組織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1-01-04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