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體現三大亮點
新《保險法》體現了保險消費者三大亮點:一是新《保險法》第16條的告知義務與合同效力;二是新《保險法》第17條、第19條免責條款的說明與無效;三是新《保險法》第39條、第42條進一步明確了受益權。
對于新《保險法》第16條,還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正確對待壽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比如,合同解除權除斥期間的不可抗辯原則;重大過失未履行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訂立合同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不得解除合同(如何認定“已經知道”)。
對于新《保險法》第17條、第19條,還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合理界定免責條款的范疇、準確把握保險人明確說明的尺度和準確把握“條款無效”的定性。比如,被保險人因職業變更、風險程度增加而導致人身傷害,且事先未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拒絕承擔責任的免責規定是否有效?投保非保證續保的健康保險合同,因身體狀況發生變化而需要調整費率的,是否構成“加重投保人、被保險人責任”而無效?死亡保險金按指定受益人給付(非財產法定繼承人)的,是否構成“排除依法享有的權利”而給付無效?投資型產品費用的計算是否合理?
有關受益人和受益權須進一步思考。比如,法定受益人的概念;指定有多個受益人,其中一個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指定有多個受益人,其中一個故意謀害被保險人而喪失受益權,合同是否需要履行,保險金如何分配?受益人變更是否應有法定程序(特別對夫妻共有財產的保護,是否應設立不可撤銷受益人條款),是否須書面通知保險人方能生效?被保險人在遺囑中指定或變更受益人是否有效?
新《保險法》第32條規定中關于“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的”,現實中包含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真實年齡未達到保單最低年齡要求;另一種情況是真實年齡超過保單最高年齡限制。
對于第一種情況,兩年內,保險人知道后也可以選擇不解除保險合同,而是與投保人協商將合同推遲到約定年齡范圍時生效,已繳保費也可協商解決。第二種情況在實務中更常見,也更為棘手。超過年齡限制,篡改年齡使被保險人達到投保要求,發生保險事故時據合同成立時已超過兩年的時間限制、保險人是喪失解除權應給付保險金,還是以欺詐(構成“虛構保險標的”)為由而拒賠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宅基地上養值要拆遷是怎么賠法
2020-12-19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利益的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1-28拆遷安置房遺產稅怎么繳納
2021-01-05拆遷款分配協議怎么寫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