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合同撤銷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權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
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有權撤銷合同,但是當事人的這種撤銷權并非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也就是說,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間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的合同往往只涉及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種合同的后果,則法律就會讓此種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銷權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撤銷合同,就會讓合同長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這即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發展。同時還可能使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在判斷是否準予撤銷時,由于時間太長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正是基于此種考慮,各國的立法往往都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如果超過了此期限還不行使,撤銷權人就會失去撤銷合同的權利,該合同有效。雖然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是對撤銷的期限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
本條在借鑒國外的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可撤銷合同的行使期限作了規定。本條規定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么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
對于何時起算該期限,本條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本規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
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綜上,可撤銷合同撤銷權的期限的規定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希望以上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帶來的內容能夠幫助到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無性婚姻可不可以算是離婚的理由
2021-01-29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