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權抗辯可以嗎
《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經常有當事人在答辯時認為合同顯失公平或存在欺詐,要求撤銷合同,但要求其提出撤銷權訴訟時卻不提出,對其抗辯如何處理出現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撤銷權可以抗辯的形式提出。理由:撤銷權的行使應當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出,反訴和抗辯都是向法院主張撤銷權的形式,關鍵一是依據合同法第55條審查其撤銷權是否消滅;二是抗辯理由不能自相矛盾,即不能同時主張變更。
第二種觀點:撤銷權必須以反訴的形式提出。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全省合同法疑難問題研討會研討問題報告》(2004年11月)認為:我們傾向于第二種觀點。理由:
1、反訴的特點,與本訴雖有聯系,但獨立于本訴,即使本訴撤訴,反訴也獨立存在。設想如果可以抗辯的形式行使撤銷權,那么在原告撤訴的情況,法院不會就被告的抗辯另行下判,案件終結。此時就出現法院對被告行使撤銷權不必處理的情形,而原因正是被告行使撤銷權的方式不對,或者說被告在選擇變更還是撤銷時的意思其實是不明確的。
2、合同法賦予撤銷權人以主張變更、撤銷或合同有效的選擇權,但能選擇一種,如果采取抗辯的形式,會出現多種可能性,而使撤銷權的行使和合同的效力處于不確定的狀態。
3、撤銷權是確認之訴,與一般給付之訴的性質不同。所以,合同法54條規定的撤銷權不能以抗辯形式提出。
二、撤銷權消失的后果
撤銷權一經行使,即產生兩方面的法律后果,一是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民事行為溯及既往自始無效。并且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原則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二是撤銷權人的民事責任。法律行為因意思表示被撤銷后,使法律行為溯及地自始沒有效力,但不等于沒有法律后果。在當事人之間,可能已經發生交易行為,因而瑕疵的意思表示被撤銷后,在當事人間會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作為一種形成權如總不行使,勢必使民事法律關系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損害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對當事人也是相當不利的。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這種情形如案例中的當事人,在知道撤銷事由后仍全部履行了合同。還如有的案件中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起訴訟,另一方以答辯的方式認為合同具有可撤銷性,但人民法院向其釋明是否提起撤銷之訴,又表示不提起,待前一合同之訴案裁判后,又在一年內向法院提起撤銷之訴。對于這種放棄撤銷權,個人認為即喪失了訴權。其理由是,其以自己的行為放棄了撤銷權,該撤銷權已然消滅,當事人也就此喪失了訴的利益,也就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資格。如前面所舉瑕疵合同已進入訴訟,原則上撤銷權人應當在此訴訟階段行使撤銷權。如果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不提起撤銷抗辯,或者僅提出抗辯,在法院釋明的情形下又不提起撤銷之訴,導致瑕疵法律行為得到法院的確認,其就不能再主張撤銷權,該權利消滅,并產生訴的利益消滅,導致訴權的喪失。
三、抗辯權的分類
1、訴訟時效抗辯權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2、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又稱檢索抗辯權或先索抗辯權,是指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人向其請求履行保證責任時,有權要求主債權人先就債務人財產訴請強制執行;在主合同債權債務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主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保證人可以對主債權人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的特殊抗辯權。就其性質而言,它是一種延期的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行使的結果,是暫時的延續債權人請求權的行使,而并不是消滅其請求權。因此,它的作用僅在于阻卻,而不是消滅。
3、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4、順序履行抗辯權
順序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撤銷權抗辯”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實踐中合同一方當事人對合同使用撤銷權的時候,一般是不可以以抗辯的形式提出的,主要是在反訴的時候提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事故刑事責任
2020-11-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長多長時間
2020-11-27生效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如何進行救濟
2021-02-09產品責任糾紛官司如何打
2020-11-13監察委員會是行政監督體系嗎
2021-02-14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