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的效力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1、客觀要件
(一)須有債務人的行為。依《合同法》第74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可以撤銷的債務人的行為,一是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二是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三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
另外,依《合同法解釋(二)》第18條規定,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券或者放棄債權擔保,或者惡意延長到期債權大地的履行期的行為,債權人可以撤銷。依《合同法解釋(二)》第19條規定,對于《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并參考交易當時當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格70%的,一般可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于當地指導價或市場交易價30%的,一般可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74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二)債務人的行為必須以財產為標的。所謂以財產為標的的行為,是指財產上受直接影響的行為。債務人的行為,非以財產為標的者不得予以撤銷。例如結婚、收養或者終止收養、繼承的拋棄或者承認等,不得撤銷。以不作為債務的發生為目的的民事行為,以提供勞務的目的的民事行為,財產上利益的拒絕行為,已不得扣押的財產權為標的的行為,均不得作為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標的。
(三)債務人的行為有害債權(《合同法》第74條第1款)。所謂有害債權,是指債務人減少其清償資歷,不能使債權人依債權本旨得到滿足。債務人減少清償資歷包括兩種情況:一為減少積極財產;二為增加消極財產。
2、主觀要件
(一)債務人的惡意。惡意有意思主義與觀念主義的界定分歧。按意思主義,債務人在行為時須有詐害的意思。按觀念主義,債務人須明知有損債權人的權利,以知其行為可能引起或增加其無資歷狀態為已足。
(二)受益人的惡意。受益人,《合同法》中稱為“受讓人”(第74條第1款后段),在《合同法解釋(一)》中稱為“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第24條),是指基于債務人的行為而取得利益的人。受益人的惡意是指受益人在取得一定財產或者取得一定財產利益時,已經知道債務人所為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也就是說已經認識到了該行為對債權損害的事實。至于受益人是否具有故意損害債權人的意圖,或者是否曾與債務人惡意串通,不再考慮之列。
(三)轉得人的惡意。在有些立法例上,定有轉得人。所謂轉得人,指由受益人取得權利的人。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詐騙就是通過各方面的欺騙和運營,獲得了信任后借錢給你進而讓你還不起錢后只能把高價資產低價賣給他,這是很多案件里都發生的事利用的就是大眾對于法律的認知太少進行詐騙。在簽訂大額借款特別是風險較大的時候建議多多咨詢專業律師防止詐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