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法》第65條規定:"有限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按期足額繳納出資;未按期足額繳納的,應當承擔補繳義務,并對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法律明確規定合伙人未履行出資義務時,應向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向合伙企業承擔違約責任。也即是說,法律只賦予了合伙人追究未出資合伙人違約責任的權利,合伙企業在此并無法定訴權。《合伙企業法》僅規定合伙企業在合伙人處理合伙事務對其造成損害時,才得以原告訴訟主體身份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當合伙人未履行出資義務時,合伙企業是無權追究其違約責任的,原告請求被告支付違約金于法無據。這與《公司法》的規定是不一致的,公司可以自己的名義追究股東出資未到位的責任,是因為公司財產具有獨立性,股東出資未到位,直接損害了公司的財產權,而合伙企業財產的法律性質,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只賦予了其他合伙人法定訴權,本案原告以被告違約提起訴訟違反了訴權法定原則。
雖然《合伙協議》第57條規定了,未出資到位的違約合伙人應向合伙企業承擔違約責任,但這種以約定代替法律強制性規定的作法,與訴權法定的原則明顯相悖。《合伙協議》是處理合伙人相互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內部法律文件,它的當事人為全體合伙人,因此受其約束的也只是全體合伙人,其中一個合伙人違約時,其他合伙人則可基于《合伙協議》的約定要求違約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本案原告以《合伙協議》為依據向被告提起違約之訴,但因合伙企業僅是獨立于該《合伙協議》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并非合同締約當事人,與合伙人之間并無合同上的直接權利義務關系,即非合同相對方,因此合伙人通過協議方式為合伙企業設置訴權是無效的,其不能基于該《合伙協議》追究合伙人的違約責任。
因此,無論是從法律的規定還是依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合伙企業都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向未出資到位合伙人提起違約之訴。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公死亡單位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12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