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簽署集體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需要將合同報送勞動部門,讓勞動部門備案登記。
第五十四條 集體合同訂立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對當地本行業、本區域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
二、集體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1、合同的當事人不同:集體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是用人單位,另一方必須是職工自愿結合而成的工會或者職工推舉的代表,勞動者個人一般不能單獨同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而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是用人單位,而另一方通常是勞動者個人。
2、合同的內容不同:集體合同規定的是勞動者集體勞動的勞動條件、福利待遇等,明確有關用人單位的整體性措施;勞動合同則儀限于規定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
3、適用范圍不同:集體合同適用于用人單位的全體勞動者,即一份集體合同適用于用人單位的每一名勞動者;勞動合同則只適用于勞動者個人,對用人單位其他勞動者沒有約束力。
4、法律效力不同: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它是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重要依據,勞動者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的條款的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兩者出現不一致時.應以集體合同規定的條款為準。同時,集體合同對于簽訂集體合同的用人單位和全體勞動者都發生效力,而勞動合同只能是對用人單位和單個的勞動者發生效力。
三、企業主體可以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內容
1、依法成立的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企業。非獨立法人企業如果與同級工會組織或職工代表簽訂集體合同,必須經企業法定代表人書面授權委托,方可代表行政方與職工方進行協商。
2、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工會組織。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應先申請建立工會組織或民主選舉一定數額的職工代表。
3、已經建立勞動合同制度。未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應首先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然后再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4、已經建立集體協商機制,具有較完善的集體協商辦法。包括:雙方代表的產生、變更方法和代表的權利義務;雙方協商的原則、內容和程序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集體合同要不要去勞動部門備案”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簽署集體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需要將合同報送勞動部門,讓勞動部門備案登記。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