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會受到什么處罰
根據專利法及其有關法律的規定,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2、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
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3、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二、如何正確認定專利侵權
對于專利行為的侵權認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的對象應當是在我國享有專利權的有效專利。首先,鑒于專利權的地域性,有效專利一般應當是指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其次,鑒于專利權的時效性,只有在規定保護期內未因繳費、無效宣告、放棄等原因失效的專利權才是有效專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項專利權由于某些原因被宣告無效,則該專利權將被視為自始不存在,因此即使有他人在前已經實施也不夠成專利侵權。
(二)有違法行為存在。即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有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5種不認為是侵權的行為,是專利侵權責任的例外規定,如果行為人不能舉證以此作為抗辯理由,則應當認定行為人構成專利侵權,并依法承擔責任。
(三)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而實施該行為;所謂過失是指行為人因疏忽或過于自信而實施了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但也有例外,例如專利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就規定,即使行為人主觀無過錯,也構成專利侵權,只是不承擔賠償責任罷了。
(四)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后,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實施其專利,而實施即是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因此,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也應是判斷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
因為專利侵權問題而產生糾紛的,根據《民法總則》當中的要求,此時的訴訟時效已經變為了3年,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專利權被他人侵犯開始計算,但是法律對該糾紛最長的時效規定為20年,因此專利權人一定要注意積極的主張自己的權利。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如何計算
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屬于侵權行為?
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股東投資未到位應如何處理
2021-01-27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