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地位,即個人獨資企業的民事主體地位。民事主體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民事主體由自然人和法人組成。但是,市場經濟主體早已呈現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存在著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眾多有別于自然人、法人的實體。
個人獨資企業作為一種古老的企業形式,至今在商業經營中廣泛存在。個人獨資企業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個人獨資企業是一種普遍的經營方式。由于獨資企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出現,個人獨資企業因債權債務涉訴現象比較多見。司法實踐中對民事主體的確認也產生了分歧。因此確立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地位顯得十分重要。
關于獨資企業的法律地位,是否能作為民事主體,學術界存在不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自然人主體資格延伸說。該說認為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獨立法律主體資格,而與企業投資者是同一法律人格。
2、法人說。允許個人獨資企業成為法人。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3、非法人團體資格說。認為個人獨資企業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而是享有相對獨立法律人格的非法人團體,具有自己特定的權利能力。
自然人主體資格延伸說,只看到了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和業主對企業控制的單獨性,而將企業人格和投資人人格視為一體,沒有看到投資人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這是不可取的。
法人說,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獨資企業不符合法人的條件、形式和特征。而且,我國尚未確立完善的財產登記制度,無法具體界定個人獨資企業財產和投資者個人財產的范圍,如果允許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承擔象法人一樣的有限責任,對債權人的保護不利。
以上兩種觀點,大概是受到二元民事主體結構理論的束縛,要么把個人獨資企業歸納為自然人,要么把它歸納法人。但事實上,個人獨資企業己經作為一種獨立的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獲得主體地位。《個人獨資企業法》的頒布,首次以國家立法的形式,肯定了個人獨資企業獨立的經營實體地位。因此,小編同意第三種觀點,即非法人團體資格說。
個人獨資企業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個人獨資企業是一種普遍的經營方式。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二次醫療誤工費如何賠償
2020-12-30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