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屬于曠工
每個企業對曠工的規定不一,但是有一個統一標準,那就是職工在正常工作日無正當理由不請假或請假未批準的缺勤行為。
很多企業都將曠工幾天以上認定為嚴重違紀的行為之一。曠工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沒有按照用人單位規定提供勞動;
第二,沒有正當理由;
第三,沒有經過用人單位同意
法律對曠工是怎么規定的
1、《勞動合同法》沒有曠工情形規定,《勞動法》第25條、《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40條規定用人單位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為如果符合此條第二款規定,單位就可以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給你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如果只是口頭說你怎么怎么樣就算自離,一直沒有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你們之間的勞動合同就是有效的。
2、關于曠工幾天的規定,《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
因曠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據是:《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的規定,由用人單位提出與無正當理由曠工的職工終止勞動關系的一種處理方式。除名的條件是:
(1)職工經常曠工沒有正當理由;
(2)經批評教育無效;
(3)達到規定的曠工天數,即連續曠工時間超過15天,或者1年以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30天。
但是注意此規章已經于2008年1月15日,被國務院第516號令明文廢止。如企業現行規章制度中仍規定“除名”或“開除”等相關條款,顯然缺乏法律依據。
至于曠工幾天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可以制定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根據情況自己制定。
從上述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曠工的情況是沒有統一的規定情形,只是以一個標準而進行定義。作為一名合格的勞動者,我們應該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時,維護企業利益。今天,律霸網小編的知識講述就到這里了,如果大家還有其他不懂的知識,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提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擔??梢圆捎媚膸追N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