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屬于曠工
每個企業對曠工的規定不一,但是有一個統一標準,那就是職工在正常工作日無正當理由不請假或請假未批準的缺勤行為。
很多企業都將曠工幾天以上認定為嚴重違紀的行為之一。曠工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沒有按照用人單位規定提供勞動;
第二,沒有正當理由;
第三,沒有經過用人單位同意
法律對曠工是怎么規定的
1、《勞動合同法》沒有曠工情形規定,《勞動法》第25條、《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40條規定用人單位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為如果符合此條第二款規定,單位就可以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給你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如果只是口頭說你怎么怎么樣就算自離,一直沒有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你們之間的勞動合同就是有效的。
2、關于曠工幾天的規定,《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
因曠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據是:《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的規定,由用人單位提出與無正當理由曠工的職工終止勞動關系的一種處理方式。除名的條件是:
(1)職工經常曠工沒有正當理由;
(2)經批評教育無效;
(3)達到規定的曠工天數,即連續曠工時間超過15天,或者1年以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30天。
但是注意此規章已經于2008年1月15日,被國務院第516號令明文廢止。如企業現行規章制度中仍規定“除名”或“開除”等相關條款,顯然缺乏法律依據。
至于曠工幾天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可以制定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根據情況自己制定。
從上述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曠工的情況是沒有統一的規定情形,只是以一個標準而進行定義。作為一名合格的勞動者,我們應該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時,維護企業利益。今天,律霸網小編的知識講述就到這里了,如果大家還有其他不懂的知識,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提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首付
2020-11-14沒有見到征地批文,可以拒絕征地拆遷嗎
2021-03-18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土地流轉補償方案的相關內容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