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本概念
在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法和旅客運輸合同法中,都有關于承運人責任限制制度或稱單位責任限制制度的規定。承運人責任限制制度與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雖然名稱相似,但卻是兩種不同的責任限制制度。承運人的責任限制是承運人針對某件或某單位貨物的最高賠償額,或對每位旅客或每件行李的最高賠償額。而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則是責任限制主體針對某次事故引起的全部賠償請求的最高賠償限額。二者在限制主體、限制數額、責任限制喪失的條件以及適用情況等方面都有許多不同。不過,這兩種責任限制制度也可能同時起作用。
(1)保障了海運業的發展。海運業不但需求巨額的投資,而且承擔者獨特而巨大的海上風險。一旦發生海損事故,倘若要求船舶責任方全額賠償,勢必導致船舶所有人因偶然一次海損而處于破產的邊緣,不利于海運業的發展。出于保護航運經營者和發展國家航運業的需求,在海商法中保留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體現公平原則。在過去,船東賦予船長很大的代理權,加之過去的通訊設備落后,船東無法控制船長在一定情況下的所作所為,由于船長船員的過失疏忽導致第三人的損害,要求船舶所有人負全部的責任,顯然過于苛刻,不符合公平原則。在當今時代,雖然通訊技術發達,但在危險事故發生時,由于船舶所有人不在現場,仍然無法對船員實施有效的指揮控制,因而,賦予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的權利仍然具有合理性。
(3)鼓勵海難救助業的發展。海難救助時建立正常運輸秩序的必要措施,他對于保護海上生命和財產具有重要意義。但海難救助本身也面臨危險,如果法律不賦予救助人責任限制的權利,一旦因救助人的過失導致失敗,最終救助方不但不能獲得報酬,反而要對被救助方承擔無限制賠償責任,就不會有人愿意從事這種高風險的行業。為了鼓勵海上救助事業的實施,也就必須建立相應的法律機制,對救助人的利益進行適度的保護。
(4)促進**保險的發展。**保險尤其是船舶責任保險的產生和發展,與海事賠償責任制度的存在和完善不可分離。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的適用可將責任主體的賠償責任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險人對海上財產和責任承保的信心,使受害人的索賠有了可靠的保障。
律霸小編提醒您,船舶的經營管理模式越來越復雜,承擔航運風險和對船舶負責任的人也越來越多,已經不限于船舶所有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最新
2021-03-25生效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如何進行救濟
2021-02-09公司注冊資本可以動用嗎
2020-11-25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