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是關于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的規定。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相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從保護勞動者權益出發,法律賦予了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我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本法對此項權利也做了規定。從而以立法的形式原則性規定了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這樣有利于勞動者根據自身的能力、特長、志趣愛好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充分發揮勞動者自身潛能,從而有利于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勞動者在行使解除勞動合同權利的同時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遵守解除預告期
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預告期是各國勞動立法的通行做法。勞動者在享有解除勞動合同自主權的同時,也應當遵守解除合同預告期,即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說勞動者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后還應繼續工作至少三十天,這樣便于用人單位及時安排人員接替其工作,保持勞動過程的連續性,確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勞動合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給用人單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這樣也使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化。否則,將會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將可能承擔賠償責任。
二、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無論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都必須以書面形式告知對方。因為這一時間的確定直接關系到解除預告期的起算時間,也關系到勞動者的工資等利益,所以必須采用慎重的方式來表達。
本條還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做了規定。試用期既是用人單位對新招收職工各方面的情況進行考察的期限,看勞動者是否具備錄用條件,也是新招收職工用以考察用人單位的勞動條件、勞動報酬是否符合勞動合同規定的選擇期限。在試用期內,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勞動者對是否與用人單位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仍有選擇的權利。為此,勞動者在試用期內,發現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與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介紹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或者發現自己不適于從事該工種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勞動者無須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單位予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以便用人單位安排人員接替其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法院什么時候給舉證期限
2021-02-08對個人貸款業務進行監督的是誰
2020-12-23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