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有哪幾種情形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 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 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 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 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 為提供行政 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二、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銷售侵犯專利權的產品規定是什么?
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屬于侵權行為?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