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標準
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為: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計算基數
計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關于一個月工資是勞動者本人月工資、本企業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月平均工資,還是上年度城鎮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在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后規定月工資是指勞動者解除或者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月平資工資,是指勞動者每月領取的實際工資,而不是最低工資,也不是應發工資,而是勞動者在簽領時所得到的實際現實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工資、津貼、補助、獎金等的總和。
三、計算工作年限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實際提供勞動或者勞務之日起連續計算。如果由于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及時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此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已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如果勞動者連續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但先后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
在工作年限時,還應當注意一個問題,如公司的注冊成立時間晚于勞動者的入職時間,應當從公司注冊成立之日起計算勞動者的工作年限。
四、計算封頂
勞動對為體現經濟補償的法律性質和作用,兼顧公平合理原則,對月平均較高的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的計算經濟補償的年限做了封頂,即最高不得超過12個月。于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勞動者,其經濟補償金基數以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計算,最高年限不超過十二年。
五、與經濟補償金相關的法律責任規定
為督促用人單位及時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同時,為加重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違法成本,穩定勞資關系,勞動合同法還規定了雙倍支付賠償金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就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式,計算標準,希望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工作年限。勞動者應當有維權意識,在離職時主動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隨時咨詢我們律師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校園侵權案件中,學校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1-02-02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