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7年7月2日始于泰國的金融風暴迅速蔓延全球,使1998年的世界在驚恐不安中度過。面對這場金融風暴,學術界、工商界、輿論界從各個角度作出了自己的解釋或猜測。歸結起來看,這些解釋或猜測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內因論”,認為亞洲國家內部經濟不健康,或因體制、或因泡沫使其經濟扭曲所致;二是“外因論”,認為是國外投機資本惡意炒做所致,甚至有陰謀之嫌。持第一種看法的多為西方發達國家,而持第二種看法的多為亞洲發展中國家。雙方甚至為此展開了論戰。
平心而論,論戰雙方各有各的道理,但不無偏頗,因為與所觀察到的事實不符。一年多亞洲金融危機的發展情況表明,它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因泡沫破滅而觸發的,如泰國;另一種是實質經濟尚可,但因債務鏈條崩斷而陷入的,如韓國;還有一種是宏觀經濟指標尚佳,但卻因經濟前景不明缺乏信心所導致的,如日本。顯然,這三種危機發生的條件各有不同,難以以上述任何一種單一原因加以解釋。
常識告訴我們,邏輯的進程和歷史的進程是一致的。當邏輯不能解釋或解釋乏力時,不是歷史的錯誤,相反應從更廣泛的視野尋找邏輯的出發點,相應地修正已然的邏輯。一旦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亞洲金融危機時就會發現它是世界經濟由已然的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時期結構調整的產物,而這一調整又是在冷戰結束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展開的,從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簡言之,由亞洲進而波及俄羅斯和拉美的金融危機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知識經濟興起的挑戰。
二
若要認識知識經濟挑戰的深刻性,先要確認知識經濟的特征。
從某種角度觀察人類的經濟發展,可以看到它以經歷了兩個階段并正在進入第三個階段。它們是農業經濟階段、工業經濟階段以及即將進入的知識經濟階段。這三個階段是依次發生的,但卻具有本質性的區別。
在農業經濟階段,經濟活動的基礎是土地,因而包括經濟組織在內的社會組織是圍繞土地這個核心展開的。對此史學著作以有詳細論述,這里不再贅述。值得討論的是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特點與區別。
所謂工業經濟是指以工廠制度為基礎的工業化的生產方式。這一生產方式的基本特點是單一品種、標準化、大批量,其經營管理的目標是成本最小化。由于專業化的單一品種,使其可以使用成熟的主流技術,并實現產品的標準化,進而生產工藝的標準化。而產品及工藝的標準化又構成大批量生產的技術基礎,從而實現規模效益。因為規模效益使單位產品的成本降低,降低了總成本,進而降低了售價,擴大了銷售市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簽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依據
2021-02-18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股東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嗎
2021-02-25拆遷賠償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2020-11-28浙江東陽市農村房子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14拆遷時未簽協議先交房合法嗎
2020-11-27拆遷安置房如何納稅
2020-12-13拆遷法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