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關于完善企業貿易信貸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綜發[2009]36號文件,這是繼去年開始實施貿易信貸登記管理辦法后的第六個文件,我國自2008年9月開始實施貿易信貸登記管理,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里,連續出臺了六個相關文件,由此可見外匯管理政策變動之快。
36號文件開宗明義,總額管理為余額管理,“總額”和“余額”雖一字之差,卻差之千里,其中還暗藏政策放寬松的意思。
過去:對于已報關到貨90天以上還沒有對外支付貨款的企業,要在網上做延期付匯的登記,可以登記的額度是上年付匯總額的25%。
現在:對于已報關到貨90天以上還沒有對外支付貨款的企業,要在網上做延期付匯的登記,可以登記的額度是企業前12個月進口付匯額×基礎比例-(已確認付匯登記金額-延期付款注銷確認金額)。
舉個例子,假設A企業上年的付匯總額為1000萬美元,截止4月30日,2009該企業已經在網上登記并注銷的延期付匯累計金額為100萬美元,則,在過去的政策下,企業未來可以允許在網上正常進行延期付匯的金額是150萬美元,但在現行的政策下,額度則還是250萬美元。
此舉對于企業從事進口貿易采取超過90天以上的結算方式是一個利好。
在文件的第二部份,對于已經證明取得貨權的交易,明確了企業可以免做預付貸款登記。“企業在取得海關簽發的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前對外付匯時,如已取得海運提單、海運單、航空運單、鐵路運單、貨物承運收據多式聯運單據郵包收據等運輸單據,或“中國電子口岸-進口付匯系統”中已有進口貨物報關單電子底賬的,無需辦理預付貨款登記手續。”
上述這一規定,盡管免除了預付貨款登記的程序,但是通過預付貨款的途徑對外付出外匯,企業還需要再到外匯局去進行進口核銷,這也是這個政策不便利的一個表現。
唉,分析完了,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我國的外匯管理政策真是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表現得淋漓盡致,作為進出口貿易結果的最終體現,欲通過政策來控制外匯的流入流出,其實是事與愿違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的起訴條件是怎樣的
2020-12-03施工損毀道路致行人損害應該由誰擔責
2021-01-23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