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利權保護范圍確定的原則上,我國采取國際通行的“折衷原則”。《專利法》第59條第1款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該條規定明確了我國專利法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以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依據,而不是嚴格按照權利要求書中的文字來確定范圍,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心限定原則”和“周邊限定原則”的不足,不僅能夠相對保證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性,同時也更有效地維護權利人保護意圖的真實性。
根據法律規定,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依據為權利要求書。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權利要求書應當是專利局最終公告的專利權利要求文本或者是經專利權無效審查階段進行修改的專利權利要求文本。
權利要求書通常包括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每一項權利要求都有其自己的保護范圍,在判斷專利侵權時不能將各項權利要求疊加起來,進行綜合判斷。每一項權利要求都是“獨立”的,只要認定被控侵權行為的客體落入專利權任何一項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就可以得出侵犯了該項專利權的結論。
專利獨立權利要求是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特征,其保護范圍與從屬權利要求相比最大。所以,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時,應當對保護范圍最大的獨立權利要求做出解釋。如果原告以多個權利要求作為權利基礎的,應當以保護范圍最大的權利要求作為權利基礎,并做出解釋。
關于獨立權利要求,應當注意的是,不能認為既然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記載的是與最接近現有技術共有的技術特征,那么在判斷侵權行為是否成立時只需判斷被控侵權行為是否采用了特征部分的技術即可。在專利侵權判斷中,依據的是獨立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征,不論是前序部分的技術特征,還是特征部分的技術特征,都對專利保護范圍產生限定作用。
規定獨立權利要求的兩部分撰寫方式,主要是為了便于專利局審查員和公眾判斷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之間的區別,從而便于判斷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因此,在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應當將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技術內容作為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看,即將在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所表達的技術方案作為一個整體看,記載在前序部分的技術特征與記載在特征部分的技術特征,二者組合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前序部分的技術特征與特征部分的技術特征對于限定專利的保護范圍具有相同作用。
所以,權利要求書的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應當共同構成本專利所受保護的技術方案。即: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的所有必要技術特征的總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土地出讓金返還相關知識匯總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