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錯責任原則四要件有哪些?
(1)行為人實施了某一行為;
(2)行為人行為時有過錯;
(3)受害人的民事權益受到損害;
(4)行為人的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是指受譴責的心理狀態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以下含義:
第一,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它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形式、責任范圍的依據。
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
二、過錯責任原則如何責任認定的內容有哪些?
過錯責任原則是行為人基于自身的過錯而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它是現代侵權法之基本歸責原則,可分為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和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要求受害人舉證證明加害人有過錯以及過錯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后者要求加害人舉證證明自身沒有過錯以及自身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否則推定加害人有過錯。
三、過錯推定原則與無過錯原則區別是什么
從構成要件可以看出,無過錯責任與過錯責任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區別有二:
1、前者的行為是法定的,它不必具有違法性特征,后者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2、前者行為人不必過錯,后者有過錯。
首先應將無過錯責任與一般過錯責任加以區別。特殊侵權的種類很多,但并非所有的特殊侵權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憲法第41 條第3款、民法通則第121條、國家賠償法第2條均作了規定,雖然三者在用詞造句上不完全相同,但相互是統一的,并不矛盾。
其次將無過錯責任與混合過錯責任加以區別。混合過錯是指對于損害的發生,加害人與受害人均有過錯。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此規定是對該法第106條第2款的補充,同樣是一般過錯責任條款,體現了過錯必須擔責的原則。
綜合上面所說的,過錯責任原則就是屬于在行為在必須要有錯的情況之下才會承擔責任,而對于沒有錯的就不用進行承擔,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也要按相應的原則來進行確定,對于現在的法律只要是在沒有特定的情況之下都會適用此原則來判定。
過錯推定原則與無過錯原則區別在怎樣的?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有哪些
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