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中向國外支付傭金的情形
一、計算傭金的基數問題
以FOB和CIF價為例,在CIF合同的情況下,一個精明的業務員應以FOB價作為計算支付對方傭金的基數。理由是根據INCOTERMS2000的規定,CIF貿易術語項下買賣雙方的貨物風險劃分點在裝運港的船舷,因而賣方在此后的運輸與保險是為了買方的利益而行事,即CIF價中的運輸與保險費成本并非賣方的既得利益,是為了買方的利益而分別支付給船公司和保險公司的,所以賣方不應就運輸與保險費部分抽取傭金給買方,而應從CIF價中扣除運輸與保險費用后,以貨物的FOB價作為計算支付對方傭金的基數。
二、計算傭金的方法問題
大家都很清楚在所有關于國際貿易實務的教科書中關于計算傭金的公式為:
含傭價=凈價+傭金
傭金=含傭價x傭金率
凈價=含傭價x(1–傭金率)
按照上述公式,傭金額的計算方法可演化為:
傭金=(凈價+傭金)x傭金率
=凈價x傭金率+傭金x傭金率
此時的疑問就在于此公式表明:傭金本身也被抽取了傭金?
其實在外貿企業的經營當中還存在另一種與之非常相似的情形,即增值稅發票的開立和退稅額的計算方法:
發票金額(含稅價)=本金+稅金
稅金=本金x增值稅率(17%)
本金=發票金額/(1+17%)
因此國家稅務局在計算退給出口企業的退稅額時的公式為:
退稅額=本金x退稅率
=發票金額/(1+17%)x退稅率
而非直接用“發票金額x退稅率”,原因就是發票金額是含稅價,稅金本身是不能給予退稅的。
同樣道理,筆者認為在計算含傭價及傭金時用以下公式更為妥當:
含傭價=凈價+傭金
傭金=凈價x傭金率
含傭價=凈價x(1+傭金率)
假如已知含傭價,則傭金的計算方法為(即外貿企業計算付給國外傭金商傭金的公式):
傭金額=含傭價/(1+傭金率)x傭金率
例如,在實際交易過程中,我方對某一產品報3%的含傭價為10,000美元,如按書上的公式計算支付外商的傭金為:
應付傭金額=10,000美元x3%=300美元
如按第二種公式計算則為:
應付傭金額=10,000美元/(1+3%)x3%=291.26美元
通過比較可知,前者的應付傭金額比后者多出8.74美元,其原因就是根據前者的方法計算,傭金本身也被抽取了傭金。
三、支付傭金的時間問題
我外貿企業在此問題上一定要堅持在買賣合同履行完后才能支付傭金給中間商。堅持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將中間商的利益與該合同的履行狀況融為一體,使得中間商會努力地促使交易各方更好地履約,以得到他欲得到的那一部分利益。特別是當買賣雙方初次交易出現誤解和糾紛時,中間商的溝通及調解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試想賣方在還未安全收到買方的全部貨款之前就將傭金支付給了中間商,當合同履行出現問題時,中間商就會因為缺乏相應的激勵而“偷懶”,就不會積極地去促成交易的順利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