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潤操縱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企業領導為追求政績而提高企業利潤
由于企業經營業績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財務指標為基礎,其中利潤往往是最主要的財務指標。如利潤的計劃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銷售利潤率等均是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指標。經營業績的考核涉及到企業廠長經理管理業績的評定,并影響其提升、獎金福利等,因此為了業績,企業難免要對利潤進行操縱。
(二)企業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虛增利潤
市場經濟體制下,特別我國在加入WTO后,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盡量減少風險的需要,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愿意貸款給虧損企業和信譽不足的企業。而資金是決定著企業維持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決定著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在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著資金短缺的情況,為了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和維護其在商業經營中的信用,一些企業便存在著虛增利潤的現象。
(三)上市企業為了自身利潤或大股東利益而夸大甚至編造虛假盈利
在我國,上市指標一直是一種稀缺資源,其殼資源價值連城,受利益驅動,便產生了利潤操縱現象,其動機不外乎以下幾種:
1.為獲得股票發行資格。
企業首次發行時,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企業必須最近連續三年盈利,且經營業績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一些業績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得不進行利潤包裝而獲得上市資格。
2.為了提高發行和配股價格。
發行價格和配股價格,在其發行和配股額度一定的情況下直接決定著募集資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業不惜鋌而走險提高每股收益的發行價和配股價(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過增加利潤來解決)。
3.避免股票被摘牌。
按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證監會將會暫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虧損,如果限期內未能消除,其股票將被摘牌,終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上市公司為了保住上市資格,在一定程度上會進行利潤操縱。
(四)為規避所得稅而隱瞞利潤
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適當的稅率而得出的。一些企業為了偷稅、漏稅、推遲納稅時間,便會隱瞞利潤。但也存在著一些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為了能夠維護其在社會上的形象,為了能夠籌措到足夠的資金,不惜虛報利潤,多交所得稅,而這部分所得稅往往又通過地方政府的稅收返還形式返給上市公司。
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概述
對比新舊會計準則我們可以發現,作為“我國會計審計史上新的里程碑”的新準則在基本繼承原準則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這些改變勢必會對企業會計活動產生深遠影響。
(一)變更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14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取消了現行準則中所允許的發出存貨計價采用“后進先出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規定。從理論上講,后進先出法是以后收進的存貨先發出為假定前提,對發出存貨按最近收進的單價進行計價,而期末存貨則以以前收貨成本計價的一種方法,其優點在于在物價持續上漲時期可以使當期成本升高,利潤降低,從而減少通貨膨脹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但同時也給某些企業利用期末存貨計價操縱利潤提供了便利。而先進先出法則與之相反,存貨成本是按最近購貨確定,期末存貨成本比較接近現行市場價值,其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所以存貨準則的變動對企業利用存貨期末計價來操縱利潤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另一方面,先進先出法比后進后出法顯得更加合理,因為它遵循了時間上的一致性原則,能更準確的揭示某批產品的實際成本。
(二)債務重組、資產置換將給公司帶來利潤
原準則規定,支付的對價與重組債務的差額應計入資本公積;新準則規定以現金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將支付的現金與債務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以非現金資產清償的,債務人應將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債務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損益,計入當期損益。將債務轉為資本的,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此次修訂后,不僅支付的對價與債務的差額可以計入當期損益,而且通過評估等方式,可人為調高所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對價),將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產轉讓收益”,由此,績差公司或債務負擔嚴重的公司可能通過債務重組行為調高利潤。
(三)取消資產減值損失轉回
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新準則對企業資產減值的處理與舊準則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原準則對于資產的減值在計提以后的資產負債表日如有證據表明使資產減值的因素已不存在,可以在原已提減值準備的范圍內恢復其資產的價值;而新準則對于已提的資產減值,采取的是一分為二的態度,即對于一部分資產的減值還是采用舊準則的處理方法,允許恢復資產的原有價值,而對于另一部分資產的減值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種改變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當一部分資產的減值不允許恢復時,就意味著企業不能再隨心所欲地利用資產的減值對企業的利潤進行操縱,因為企業如果在當期虛增了一部分的資產減值而導致了當期的利潤的下降,卻在以后需要增加利潤時無法轉回,企業就不會隨心所欲地利用資產的減值來操縱利潤,企業對資產減值的計提就會相對合理。
(四)資產計量從“歷史成本”到“公允價值”
新會計準則充分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并將由于公允價值變動引起的企業損益直接列入利潤表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一項,說明今后的上市公司業績不僅依賴于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于企業無法通過自身活動控制的市場環境。新會計準則之所以對這些交易或事項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主要是出于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這些交易事項中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采用,克服了因采用成本計價模式而對企業資產價值的低估的缺陷,從而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產價值及經營業績。
(五)借款費用資本化范圍擴大
新準則規定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包括購建的固定資產、需要長時間購建或生產的存貨和投資性房地產;并且允許一般借款以平均利率進行資本化;同時規定在借款費用中應扣除用于短期投資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借款費用資本化范圍的擴大,將直接影響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的當期利潤。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利潤影響巨大,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對存貨記賬方法、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和債務重組方法的調整。這三項規定使企業利潤的計算方法發生變化,從而有可能導致利潤的大幅波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