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農產品貿易磨擦的新動向
早在1995年,本就對從中國進口的大蒜和生姜提出限制措施,最終以中國實施出口配額管理和日方實施進口商申報管理而結束。2001年4月23日,日本政府又開始對中國的大蔥、香菇、藺草席實施臨時性緊急進口限制措施。同年6月8日,日本政府又依據韓國提供的情況,宣布停止從中國進口禽類產品。作為反制裁,中國政府在6月21日提出對原產于日本的汽車、手持和車載無線電話、空氣調節器3種進口商品加征100%的特別關稅,并要求日方立即糾正對我出口商品所采取的錯誤決定和歧視性做法。后來經過半年多的談判,這次貿易摩擦最終在同年12月21日解決,雙方都撤銷了施加的限制措施。
貿易摩擦,往往是由于一個國家實施某項政策措施后,對其貿易伙伴的利益造成損失,引起其貿易伙伴進行制裁,從而引發貿易戰。在貿易摩擦中,雙方所運用的政策手段,往往都是非關稅措施。因為關稅措施是很透明的,而且容易識別,并明確地受到WTO的規則制約,比如出口補貼、進口許可證、進口配額等。但非關稅措施往往不容易明確界定,有些措施很隱蔽,很難澄清,比如農藥殘留等技術性的貿易壁壘、國內稅費政策、政府“道義上的”勸導(主要是政府鼓勵買國貨,引導消費者抵制購買外國產品)等。
2002年以來,中-日農產品貿易戰表面上得到解決,但實際上貿易摩擦并沒有完結,因為導致中-日貿易摩擦的根源并沒有消除。2002年以來,中-日貿易摩擦呈現出如下特點:
第一,由傳統的正面交鋒,轉向隱蔽運作。長期以來,日本運用國際貿易上慣用的緊急限制措施,來限制中國農產品進入其市場,從而引發中-日貿易戰。1995年和2001年的摩擦就屬此種。由于在兩次貿易戰中,日本都沒有得到想得到的東西,為此,其轉向了比較隱蔽的方法,即通過技術性的措施限制中國農產品。具體而言,主要通過動植物和食品進口的檢疫措施進行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架輕傷需要什么證據
2020-11-2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