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原告王某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與被告公司達成銷售協議。王以8萬元的價格從一家公司購買了20噸化肥。協議達成后,王按照協議向一家公司支付了8萬元。付款后,一家公司以各種借口拒絕交付貨物或退還貨款。為此,原告向一家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商投訴。在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后,王起訴法院終止雙方達成的協議,一家公司退還了貨款并支付了違約金
[差異]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的銷售協議是否為受法律保護的合同。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和被告僅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達成協議,未簽訂書面合同,應視為合同未成立
第二種意見認為,盡管雙方均未簽訂書面合同,雙方對交易標的、金額和價格有明確約定,符合《合同法》關于合同成立的相關要件,應當認定為買賣合同成立。如果一家公司未能按照協議履行其交付義務,則應承擔違約責任。編輯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1《合同法》第10條規定,雙方應以書面、口頭和其他形式訂立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要求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雙方同意采用書面形式,則應采用書面形式。具體而言,本案中,原告王某與被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協議的方式,應當認定為《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的其他形式,而法律、行政法規不要求銷售合同采用書面形式。因此,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的協議符合合同成立的正式要求。另外,在達成協議的過程中,雙方對交易的標的、金額、價格等有明確的約定,且意思表示真實,應當認定為買賣合同的成立。《合同法》第94條規定,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義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108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要求其在履行期限屆滿前承擔違約責任。本案中,王先生在協議達成后已按約定支付了全部貨款,但在原告王先生無正當理由多次催交后,一家公司仍未能履行交貨義務。因此,王先生有權終止合同,要求公司退還貨款并承擔違約責任。網上交易越來越頻繁,合法的交易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交易習慣的改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交易越來越頻繁,甚至超過了線下交易。目前,我國關于網上交易的法律規范還不夠完善。面對各種糾紛,通常存在法律漏洞,這也讓一些罪犯有機會利用法律漏洞。因此,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我們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法維護守信方的合法權益。
本合同通過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達成的協議訂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沒有結婚證可以離嗎
2021-02-20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