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申請再審符合一定條件的,法院才能立案。申請再審的主體: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當事人死亡或者喪失主體資格的,其權利義務的繼承人應當提交兩份申請書和兩份申請書;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或主體資格證明;以新的證據可能改變原生效判決為由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一審、二審判決書原件
三、申請書載明的事項:申請人和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有效聯系方式);明確具體的再審請求(明確生效判決、調解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糾正);依法申請理由四、申請理由:有新的證據可能改變原生效判決的;主要證據不足或者不具備證明力的;原生效判決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對同一法律事實或者同一法律關系有兩份相互沖突的生效判決書的;引用法律規定錯誤或申請無效且法律尚未生效;違反追溯法律規定的;民事賠償調解協議違反自愿原則,內容違法或者損害國家、社會公眾和其他人利益的;審判程序違法,影響案件公正判決;(五)期限: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應當在判決、調解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人民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原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起再審,裁定再審。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提請再審
但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對各級人民法院依法生效的決定提出抗訴的除外,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只能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發現有應當對統計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提出抗訴的情形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請求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應當提交原審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交。當事人可以因任何原因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案件的審理。暫停執行原審的命令。另一個合議小組。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抗訴案件的再審。再審案件的判決和調解
5。審判期限和量刑(適用一審程序的,按照一審案件的審判期限執行;適用二審程序的,按照二審案件的審判期限執行)。
6。再審次數限制(一次)
中國的法律制度實行二審終審制度。有法定理由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審請求。復審時,應當提交再審申請。申請書中有法定文件的,應當提交:。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破產工齡還有賠嗎
2021-02-05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