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民事訴訟選擇權,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于上訴對象不同,引導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選擇糾紛解決方式,選擇相關程序和程序相關事項的權利,法律對第二審的期限也作了不同的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自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理不服判決的上訴案件。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準。人民法院審理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自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二審撤回起訴仍然是一種個別現象,尚未引起民事訴訟立法和司法的重視。然而,筆者認為,如果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其危害將是無法想象的:
首先,中原與二審被告的訴訟地位將不再平等,這違反了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雙方訴訟地位平等原則”。原審原告有權退出具體案件,直至案件結束。這種違背我意愿的反反復復的做法,從根本上抹殺了被告為訴訟活動所做的一切努力,使被告處于完全被動的地位。如果被告想解決原糾紛,他只能作為原告單獨起訴,支付額外的訴訟費用,在這場訴訟中,時間、精力、,在一、二審應訴、取證過程中發生的律師費等費用,原告不予賠償。另一方面,原告單獨起訴或應訴的情況也是一樣的,這只會增加雙方的訴訟成本。其次,這將導致訴訟資源的嚴重浪費。首先,現行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告撤回訴訟后,有權在法定期限內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再次提起訴訟。如果法院沒有對原告的撤回申請施加限制,只要發現這是自愿的,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予以允許。同時,考慮到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理論上,原告可以無休止地提起訴訟,利用每位法官對相關案件事實認定和法律規定適用的不同理解,利用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漏洞,在多個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反復選擇,甚至在同一法院的不同承辦法官之間進行反復選擇和起訴,做出最有益的嘗試。這可能會導致一個非常簡單的民事訴訟案件最終被兩級法院的多名法官多次審理,大量的程序工作被重復,不同承包商的法官在犯罪前反復批改文件,這是對司法資源的嚴重浪費。第二,原告可以從被撤銷的一審判決中窺探法院對本案的傾向性意見,經過上一次訴訟雙方的質證和辯論,補充、收集和提交有利于被告反駁意見和證據的證據,在起訴書和辯論意見中刪去對自己不利的陳述,甚至大膽銷毀和篡改關鍵證據,收買證人作有利于自己的陳述,給審判工作中的事實認定帶來很大困難。第三,由于二審法院裁定允許原告撤回訴訟,一審和二審的訴訟費用應減半,由原告承擔。二審法院審理后,原告僅使用了一次案件受理費,從另一個角度再次浪費了訴訟資源。
最后,原告任意濫用法律賦予當事人的訴權和上訴權,這不僅造成了當事人的訴訟負擔,而且造成了國家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影響了人民法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如果這種行為被廣泛模仿,導致漏洞泛濫,法院的正常工作流程就會崩潰,每一案件中以被告為首的其他當事人很容易將對原告的不滿轉移到法院,質疑司法權威。如果公眾知道這一現象,他們就會指責司法不公,不再相信法律能夠有效地保護人民的利益。屆時,法律社會的穩定將消失。
刑事訴訟法第187條第1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上訴案件。合議庭在閱讀材料、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后,事實清楚的,不得開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第二審綜合審理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186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事實進行綜合審查在一審判決和適用法律中發現,不受上訴或抗議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至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一并審理,第二審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應當分別下列情形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裁定駁回上訴、抗訴,維持原判決。原判決認定的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第二審法院應當撤銷原判決,重新判決,并說明變更判決的依據和理由。原判決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第二審法院查明事實后,可以變更判決,或者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第一審法院再審。一審法院違反本法規定,進行下列訴訟之一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再審:(一)違反公開審判法的規定;(二)違反回避制度;(三)剝奪或者限制當事人的合法訴訟權利;(四)構成要件(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訴訟
以上是lyba匯編的相關信息。通用域名格式。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民事訴訟案件中,一審案件的執行時間一般為六個月,而二審案件的執行時間一般只有三個月。因為這只是對已審查案例的審查。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地與生產經營地不同,該到哪里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4刑事自訴案件的辦理流程怎樣的
2021-02-21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