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問題果真這么簡單嗎?
當我們對國際國內反傾銷法進行逐層剖析時,就會發現反傾銷法具有很多局限性,某些新問題也決非一、二部法律法規所能解決。
一、反傾銷法的理念
所謂傾銷,是指外國廠商以低于其國內市場銷售的價格在他國的市場銷售其產品。即一國的生產者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以不同的價格出售其產品。無論外國廠商的產品在某國市場上的價格是否低于該國的相同產品的價格,只要其低于其本國市場上的價格,即為傾銷。根據威納(Viner)的看法〔1〕,傾銷可以分為三類,即偶見的傾銷(Sporadicdumping)、短期的傾銷(Intermittentdumping)和長期的傾銷(Long-rundumping)。來自國外的偶見的傾銷,由于是暫時的,對于國內產業的損害不大。長期的傾銷,消費者則可以從中大為受益,其收益將大于國內生產者的損失。唯有短期的傾銷,國外傾銷者通過低價將國內生產者排斥出市場,然后又規定出壟斷價格,結果消費者受損。它屬于掠奪性價格歧視(predatorypricediscrimination),因此,威納提出,應當對其進行反傾銷,保護國內消費者避免掠奪性傾銷的危害。美國向來執反傾銷法之牛耳,早在1921年《反傾銷法》中,就確定了傾銷和損害標準,并授權財政部負責征收反傾銷稅。(注摘要:美國早在1916年的《稅收法》(RevenueAct)中就規定了反傾銷條款,由于要求征收反傾銷稅時要證實外國出口商有故意的掠奪性低價傾銷行為,故而難以操作。1921年法彌補了該法缺陷。1954年后反傾銷調查由關稅委員會(TariffCommission)負責,1974年后由國際貿易委員會(ITC,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負責。)
通常情況下,對傾銷采取的辦法往往是征收反傾銷稅。即通過給來自國外的傾銷產品增加稅收,提高其價格,使其能夠維持和其國內時的相同價格,從而保護國內的生產者。縱覽歐美各國的反傾銷法和WTO的反傾銷法,征收反傾銷稅、或者針對傾銷采取反傾銷辦法,無非要先符合以下條件摘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