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共同訴訟人的范圍(一)訴訟法中必要共同訴訟人情形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情形包括:。關聯人和關聯關系中的關聯人是共同訴訟人
<以集體企業、個體工商戶、個體合伙企業、私營企業及其所屬集體企業名義進行的經營活動,應當是本案的共同當事人。個體工商戶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為共同訴訟人。
民事訴訟意見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營業執照登記的所有人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業主和實際經營者應為共同被告。個人合伙企業中的合伙人是共同訴訟人。《民事訴訟意見》第四十七條規定,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為訴訟的共同當事人。個人合伙企業有依法批準的注冊名稱的,應當在法律文件中標明注冊名稱。全體合伙人可以選舉代表,選舉的代表由全體合伙人簽發。這種情況必須與伙伴關系區別開來。《民事訴訟意見》第四十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組織結構和財產、但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依法登記、許可的合伙組織。區分個人合伙和合伙組織的關鍵在于三點:一是合伙組織是否合法成立;第二,合伙人簽署《合伙協議》后,各自的出資是否構成合伙企業的獨立財產;第三,合伙企業是否有一定的組織。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合伙企業為當事人;如果沒有,合伙人應作為共同訴訟人參與訴訟。企業法人分立的,分立后的法人為共同訴訟人。
第五十條規定,企業法人分立的,分立后的企業為分立前民事糾紛的共同訴訟人。
5。在借款業務介紹書、合同專用章的關系中,貸款人和借款人應為共同訴訟人。
第52條規定,借款業務介紹書、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或銀行賬戶,貸款人和借款人應為共同訴訟人。由于業務介紹信和合同專用章的借用實際上是以法人的名義進行的,此時貸款人和借款人之間必須形成不可分割的權利義務關系。第五十三條規定,因擔保合同糾紛提起訴訟,債權人共同主張擔保人和被擔保人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擔保人和被擔保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對擔保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擔保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擔保合同明確約定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的除外;債權人僅對被擔保人提起訴訟的,只能將被擔保人列為被告,當事人對保證責任的形式沒有明確約定的,推定為一般保證責任。其他繼承人在繼承關系中不共同起訴的,作為共同原告。第五十四條規定,繼承人在繼承訴訟中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參加訴訟,未明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當將其列為共同原告。當然,如果一些沒有共同起訴的繼承人對有爭議的遺產享有遺囑繼承權,有遺囑繼承權的繼承人應當作為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與訴訟
(二)實體法關于必要共同訴訟人范圍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增設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共同侵權人的賠償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放棄賠償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如果責任范圍難以確定,則推定所有共同侵權人承擔相同的責任。住宿、餐飲等經營活動爭議
第6條規定,如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從事住宿等經營活動,餐飲娛樂等社會活動未在合理期限內履行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債權人要求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因第三人侵權造成損害的,由侵權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證義務人有過錯的,在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擔保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對安全保障義務人提起訴訟的,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不能確定第三人的除外。幫工活動引起的糾紛
第13條規定,免費為他人提供勞務的幫工在從事幫工活動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被幫工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助人明確拒絕幫助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債權人就勞動者和被幫助勞動者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換句話說,此時,幫助工人和被幫助工人可以被視為共同訴訟人。動產質押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零六條規定,質權人向出質人或者質押債權債務人行使質權時,出質人或者質押債權債務人拒絕的,質權人可以起訴出質人和質押債權債務人,質押債權債務人也可以分別起訴。《擔保法解釋》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企業法人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審理擔保糾紛案件,可以將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但是,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分行提供的擔保除外。債務人和擔保人是共同被告
根據《擔保法解釋》第128條,債權人請求人民法院行使擔保權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同一債權既有擔保又有實質性擔保的,當事人發生爭議提起訴訟的,債務人和擔保人,抵押人或者出質人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不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他們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意見第五十七條規定,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不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他們參加訴訟;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補辦。人民法院應當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申請不合理的,裁定駁回;如果申請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刑事辯護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1-01-04定金合同違約責任
2020-11-09再婚后女兒拒絕贍養怎么維權
2021-01-05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小區物業是否有權處理違停車輛
2020-11-23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