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所有人一般可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注冊商標的裁定。但是,為了成功申請,申請人必須出示充分的證據,證明他首先使用了該商標,并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此外,他還必須證明其他人以不正當手段搶注冊。同時,提案必須在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提出。
I.商標搶注補償金額
根據本條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金額,按照下列順序和方式確定:
1。賠償金額按“實際損失”確定。即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金額,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遭受的實際損失確定。根據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可以“根據因侵權而導致的商品銷售額或侵權商品銷售額的減少以及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賠償金額可以按照前款規定的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按照上述方法確定賠償金額后,還應當增加注冊商標所有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支付的合理費用。所謂“合理費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包括權利人或委托代理人調查、獲取侵權證據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在賠償范圍內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計算律師費”
2。賠償金額應根據“從侵權中獲得的利益”確定,即當難以確定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實際損失時,可根據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益確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侵權收益”可以“按侵權商品銷售額與商品單位利潤的乘積計算”,“查不出商品單位利潤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單位利潤計算”。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照前款規定的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金額。此外,在按照上述方式確定賠償金額后,注冊商標所有人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費用也應計入
3。賠償金額應當按照“商標許可費的倍數”確定,即當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時,應當參照商標許可費的倍數合理確定。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照前款規定的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金額。此外,按照上述方式確定賠償金額后,還應增加注冊商標所有人為停止侵權而支付的合理費用。賠償金額應由法院“參照債權人提供的債權和證據”確定,即為了確定賠償金額,權利人盡力提供證據,與侵權有關的圖書資料主要歸侵權人所有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有關的圖書資料;侵權人未提供或者提供虛假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債權人的債權和提供的證據確定賠償金額。所謂參照,是指根據債權人提供的債權和證據,結合有關因素確定賠償金額。第五,法院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確定賠償數額。即難以確定權利人因侵權而遭受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而取得的利益和注冊商標的使用費時,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賠償三百萬元以下。“侵權情況”應包括“侵權的性質、持續時間和后果”等因素,以及“商標的聲譽、商標許可費的金額、商標許可的類型、時間和范圍以及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
II。如何識別惡意注冊商標
所謂的“惡意搶注”正是人們常用的稱謂。根據現行《商標法》第31條的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先行注冊他人使用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商標”。因此,“惡意注冊”是指申請人以自己的名義,對他人以不合理或非法的方式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向商標局申請注冊。“惡意搶占”的構成要件如下:
(I)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這是一種主觀要件?!皭阂鈸屨肌鄙暾埲藢⑺艘呀浭褂玫纳虡松暾垶樽约旱纳虡恕_@種行為本身就侵犯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注冊成功,就相當于以合法的方式進行盜竊。更嚴重的是,一旦注冊成功,“惡意搶占”申請人成為合法所有人后,他將利用其注冊商標的占用權,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商標,或者利用其處置權向注冊人高價轉讓或者許可該商標。如果這些目的無法實現,他們將提起侵權訴訟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報告賠償
真正的問題是,如何確定這一主觀要件的確立?我們不可能深入申請人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的主觀愿望是否是為了不正當的利益。我們只能通過現象來分析他的本質。什么現象可以分析
首先,這取決于他在成功注冊后是否自己使用,即在他自己的產品上使用,以及該產品是否與注冊人的產品相同或相似;第二,是否將商標高價轉讓或許可給注冊人;第三,是否直接指控注冊人侵權并提出賠償要求。通過這些方面的分析,如果“搶注”申請人的注冊商標主要不是為自己使用,甚至沒有產品,然后高價轉讓或向被搶注人索賠,我們可以準確判斷其主觀目的是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申請人采取了不正當手段,這是不正當手段的行為要件。指商標注冊申請人以不合理或者非法的方式,在商標注冊申請書和提供的有關材料中虛假填寫有關事項的。但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無法對申請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因此,對不當手段的認定只能在異議程序或注冊人申請撤銷商標的后續程序中進行,注冊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申請人采取了不當手段。什么是不恰當的意思。申請人利用與他人的關系
中小型企業是最有可能注冊的目標。因為中小企業在向市場推出產品時,往往不先注冊商標,然后再推出產品。更多情況下,他們只有在產品產生一定影響后才注冊商標。利用與他人合作的背景
作為合作者,他們最了解注冊人的商標使用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打官司
2021-02-06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