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時間根據案件情況確定。一般來說,延期的原因不超過幾個。一方收到傳票;當事人應當申請延期;為了查明事實和獲取信息,法院將推遲開庭,并再次向各方送達傳票。一般而言,在開庭前或開庭期間,被告將提供書面答復或選擇在法庭上答復。另一方當事人提交答辯狀的,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時,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內宣判,但最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在庭審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庭審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取得新的物證、重新鑒定身份或者進行勘驗的;(2) 檢察人員發現公訴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并提出建議;(3) 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審判不能進行。對依照第二項規定延期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交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判期間。其他案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一個月。人民法院變更管轄的案件,從變更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采用簡易程序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審結。在審判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采用普通程序再審。對判決提出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對裁定提出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自收到判決、裁定之日起第二日起計算,應當在一個月內審結,最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延期審理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一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上訴,但判決或命令的執行不能暫停。人民法院受理上訴后,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不得遲于六個月。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應當自決定提審或者再審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需要責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受理抗訴之日起一個月內作出決定。
法院延期審理時,最好咨詢有關專業律師。律霸可以為您提供此類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呢
2020-11-25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