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結束后,被告還能委托辯護人嗎?
聽證會結束后,被告仍可以委托辯護人。根據法律規定,在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自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因此,即使被告在庭審前沒有委托辯護人,審判后可以委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調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調查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時,調查機關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他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收到移送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內,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內通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拘留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如果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押,也可以由其監護人或辯護人的近親屬委托。P> 辯護人接受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通知辦案機關。p>
相關知識:律師能否為嫌疑人辦理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項刑事強制措施。具體來說,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司法機關應當對被告人和未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被告人進行懷疑。為了防止他們逃避調查、起訴和審判,應當責令他們提供擔保或押金,并出具保證書,以確保他們得到遵守。不拘留他或暫時釋放他是一項強制性措施。律師可以為符合法定要求的犯罪嫌疑人保釋。P>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審問題做出了一系列規定。第六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刑事傳喚、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P>
此外,《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還規定,“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病患者,或者懷孕哺乳的孕婦,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式。”第九十九條規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和其他辯護人,應當在法定期限以外,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并有權解決強制措施。”措施“.P>
綜上所述,律師作為犯罪嫌疑人的代理人,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可以為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P>
被告人閱讀后會知道,在實踐中,委托辯護人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訴訟審后可以更換,但它需要滿足法律明確規定的作為辯護人的條件。對于被告人來說,有必要學習相應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咨詢魯巴的專業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索賠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03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湖南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方案有哪些
2020-11-26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