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當事人協議選擇的法律
在國際商事合同的法律適用問題上適用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公認。目前這一原則也被廣泛地適用于解決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法律沖突問題。例如,依照瑞典法,當事人可以約定適用于仲裁協議的某一特定法律。1958年聯合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以下簡稱《紐約公約》)第5條第1款(甲)項將仲裁協議“依當事人作為協定準據之法律系屬無效”規定為拒絕承認和執行裁決的理由之一。1961年《關于國際商事仲裁的歐洲公約》(以下簡稱《歐洲公約》)以及1975年《美洲國家間關于國際商事仲裁的公約》(以下簡稱《美洲公約》)也都作了類似規定,即應根據雙方當事人選定適用于仲裁協議的法律確定仲裁協議的存在或有效性。從國際商事仲裁的實踐來看,無論仲裁協議采取何種形式,當事人單獨就仲裁協議的準據法進行約定的情形是極為罕見的。他們一般只是在國際商事合同的法律選擇條款中選定了適用于國際商事合同的法律。那么,該法律選擇條款中規定的法律是否就是仲裁協議的準據法呢?有關的國際條約和國內立法對此問題均未作明確回答。
多數學者認為,仲裁條款是國際商事合同的一部分,如果國際商事合同中訂有法律選擇條款,則仲裁條款應當適用法律選擇條款中所選擇的法律。這種觀點使仲裁條款的準據法與國際商事合同的準據法相一致,能夠避免同一合同的不同條款法律適用不一致的情況。但它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當事人在法律選擇條款中所選擇的法律是解決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沖突的法律,往往并不涉及仲裁協議的存在或有效性問題,將其適用于解決仲裁協議的法律沖突并不實際可行。簡單的例證是,當事人選擇國際條約或國際商事慣例作為商事合同的準據法,但卻無專門的國際條約或國際商事慣例適用于解決仲裁協議的存在或有效性問質問題的法律給仲裁員一個指示,而不是指明支配仲裁協議的法律。對于仲裁條款的準據法,應由當事人另行采用一種不同的協議方式來表示。這種觀點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權,而且當事人單獨就仲裁協議所選擇的法律也可與仲裁協議的法律沖突相吻合,但這將會導致同一合同的不同部分適用不同法律的情形。筆者認為,根據目前已被遍承認的仲裁條款自治理論,既然仲裁協議的有效性獨立于國際商事合同的有效性,那么,決定仲裁協議的存在或有效性的法律也可獨立于國際商事合同實體內容的準據法。因此,只有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明示指定的法律才能被認為是當事人協議選擇的仲裁協議準據法。至于當事人在商事合同法律選擇條款中所決定的法律,甚至也不宜被認為是默示地選擇了仲裁協議的準據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防止醫療事故
2021-02-28民法典規定的維修基金有途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不簽協議一直當釘子戶嗎
2021-02-09廉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7對農民房屋征用補償要注意什么
2021-02-07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