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適當的競業禁止對象
競業禁止協議禁止工人在生產類似產品或經營類似業務且具有競爭或其他利益的單位工作,或生產和經營與原單位競爭的類似產品或業務
并非所有員工都必須簽署競業禁止協議。只有披露公司秘密的員工在離職時才需要簽署競業禁止協議。一般而言,競業禁止的對象主要是指因工作關系能夠接觸到公司或企業商業秘密或商業信息的員工,包括公司的決策者(董事、經理、股東和合伙人)、秘書、財務人員、,高級研發技術人員、關鍵崗位技術人員、檔案管理員、營銷策劃和營銷人員、公共關系人員、在一定時間內從事過上述工作的退休人員、,一般職位的員工如果在工作中有意或無意接觸到公司的商業秘密,也可以與其簽訂競業禁止協議。競業禁止期限不得過長
勞動合同法第24條規定競業禁止期限不得超過兩年。因此,在長達2年的期限內,員工可以在2年后或約定的競業禁止期結束后從事類似工作,并且單位不得限制或無權限制
III.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競業禁止實際上限制了員工找到新工作的機會。工人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為自己尋找更好的工作,但由于存在競業禁止協議,員工不得不放棄一些優勢,因此競業禁止協議給員工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勞動合同法第23條規定,對于負有保密義務的員工,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與員工約定競業禁止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的競業禁止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經濟補償的標準和支付方式。如果雙方達成協議,則為補充協議。本協議對雙方均有效,雙方應按本協議執行;協商不成的,一般按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十二個月勞動者平均工資的30%計算。但是,如果月平均工資的30%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單位未約定競業禁止經濟補償或者未實際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競業禁止協議條款對勞動者無效。競業禁止協議的內容應當明確。
勞動合同法第24條規定,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應當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有必要澄清競業禁止的工作范圍和地域范圍。員工不能被要求在所有類型的工作和所有地方工作,這對員工不公平
一般來說,競業禁止僅限于與公司業務相同的競爭性業務,即,競業禁止的范圍應與員工在公司工作時暴露或可能暴露的商業秘密的范圍相適應,不能擴展到員工熟悉的整個專業領域或行業領域,更不能擴展到一般知識,員工掌握的與本單位商業秘密無關的經驗和技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辦理失業證
2020-12-25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