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80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用人單位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席由工會代表擔任。”
工會參與企業勞動爭議的調整,包括派代表參加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承擔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日常工作,預防和調解本單位勞動爭議等
工會參與企業勞動爭議調解,有利于化解矛盾,增進團結,促進生產穩定大局
相關知識
工會參與解決勞動爭議試行辦法
工會參與解決勞動爭議試行辦法
1995年8月17日,全國總工會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指導工會參與解決勞動爭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制定了本辦法。第二條工會參與解決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辦法:
(一)用人單位解雇、除名、辭退、辭職、自動辭職引起的爭議;
(二)因履行、變更、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簽訂或履行集體合同而發生的爭議;(四)因執行國家有關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工資、勞動安全和健康、女工和未成年工特別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的規定而產生的爭議;(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第三條工會參與處理勞動爭議,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根據事實和法律,及時、公正地處理(II)所有當事人在法律適用方面一律平等;(三)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首;(IV)尊重當事人申請仲裁和訴訟的權利;
(五)堅持勞動爭議解決的三方原則。第四條工會依法參加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和仲裁。
P>員工因侵犯勞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第五條參加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的工會代表應當遵紀守法,公正廉潔,不得利用職權徇私舞弊、受賄、泄露秘密和個人隱私。
第二章參加勞動爭議協商
第六條勞動爭議協商是指勞動爭議雙方就協調勞動關系、解決勞動爭議進行的協商。
第七條發生勞動爭議時,工會可以接受職工和用人單位參加協商的請求,促進爭議的解決。第八條工會發現勞動爭議,應當主動參加協商,及時解決矛盾。第九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工會應當督促其自覺履行。第十條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工會可以通知當事人依法申請調解或者仲裁。第三章主持勞動爭議調解第十一條工會應當督促、幫助用人單位依法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的人數不得少于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調解委員會應當在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單位設立,成員中應當有女職工代表。
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主持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用人單位工會內。第十二條調解委員會主任的職責:
(一)決定是否受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不能受理的調解申請;(二)決定調解成員的回避;(三)及時指定調解成員調解簡單勞動爭議;(四)主持調解委員會會議,確定調解方案;(五)依法召開調解成員和勞動爭議雙方參加的調解會議,主持調解工作。第十三條工會代表作為勞動爭議調解成員的職責:
(一)依法調解本單位勞動爭議;(二)確保當事人實現自愿調解、申請回避和申請仲裁的權利;(III)調解應在爭議發生之日起30天內完成。逾期未完成的,視為調解失敗,并告知當事人可以申請仲裁;(四)督促勞動爭議雙方履行調解協議;(五)及時整理、歸檔調解文件和檔案;(六)做好勞動爭議的預防工作。第十四條工會應當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成員和勞動爭議調解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法律水平和工作能力。第十五條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成員調離本單位或者需要調整時,原選任單位或者組織應當在30日內依法選舉或者委派,并選派人員補足。調任或者調整調解成員過半數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重新設立。第十六條上級工會指導下級工會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P>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接受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專業指導。第十七條工會可以在城鎮企業集中地設立區域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區域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可以邀請勞動行政部門和相關人員的代表參加。
區域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名單應報當地上級總工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備案。第十八條自治區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指導自治區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對不設調解機構的用人單位的勞動爭議進行調解。第四章參加勞動爭議仲裁第十九條工會代表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職責:(一)擔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副主席、委員,參與處理本委員會管轄范圍內的勞動爭議案件;(二)按時出席仲裁委員會會議。特殊情況下不能出席會議的,出具委托書,委托本單位其他人員出席會議;(三)依法對仲裁裁決意見行使表決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人身權屬于侵權責任范圍嗎
2020-12-07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拆遷后房產證可以改名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