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協議是否僅對甲方和乙方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如果簽署本協議的甲方和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協議由雙方自愿簽署,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本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符合下列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強制性規定。協議違約責任。違約責任:違約責任可由合同雙方詳細約定。對于延遲交貨或延遲付款,可以約定延遲履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一般違約條款:“如果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導致無法繼續履行本協議,違約方應向守約方賠償人民幣元的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守約方的實際損失,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的所有實際損失。
2。損害賠償范圍: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造成損失的,賠償守約方損失,賠償金額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期或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存在欺詐行為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金數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由此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增加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違約金。如果雙方就延遲履行約定違約金,違約方在支付違約金后也應履行其義務。
三、最新信息(《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II)意圖的表達是真實的;(三)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簽訂本協議的甲乙雙方均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協議由雙方自愿簽署,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該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農村對預留機動地的處理辦法
2021-03-16轉讓土地使用手續審批程序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