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小張與一家從事軟件開發的公司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為六個月,試用期工資為15000元。小張工作三個月后,公司領導與小張交談,提出他開發的軟件客戶不滿意。小張不符合公司的聘用條件。公司決定終止與小張的勞動合同。小張認為,公司沒有理由終止勞動合同,這是非法終止勞動合同。小張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軟件公司支付15000元作為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同年6月,仲裁機構經審理認定,軟件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小張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違法。因此,法院裁定軟件公司支付15000元作為小張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裁決作出后,軟件公司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小張離開軟件公司后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在收到裁決后15天內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軟件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法院認為,小張在仲裁申請時要求終止勞動合同并獲得賠償,表明他無意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在庭審期間,他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請求明顯違反了他的仲裁申請,因此法院不支持他的請求。
法官說: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雇員的選擇權只能行使一次,用人單位非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因此,在工人選擇其中一項索賠后,他們不能在未來的司法程序中隨意更改。勞動者在面臨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慎重選擇是否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賠償。當小張在仲裁和法庭上做出不同的選擇時,他在庭審中將不獲支持
相關法律知識:
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是指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行為在勞動合同簽訂后,在勞動合同完全履行之前,由于某種原因提前建立關系。勞動合同解除可分為三種類型:協議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由一方依法解除,也可以由雙方協商解除;合法終止,是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或本合同規定,未經雙方一致同意,可以自然終止或提前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協議終止是指在雙方出于某種原因達成一致且完全自愿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