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效合同糾紛中如何適用訴訟時效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司法實踐中經常出現混淆和判決不一的尷尬局面。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科學、合理、公正的解決,勢必影響司法審判的一致性和權威性,影響國家法治的完善。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I.無效合同訴訟時效的適用混亂
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請求與終止合同的訴訟請求類似。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于形成權。但是,我國民法通則對訴訟時效的權利客體是否包括形成權沒有明確規定。《民法通則》第135條僅規定“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公民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币驗樵撘幎ê唵位\統,缺乏相應的司法解釋,人們在理解上有很大差異。有人認為,本條規定的實體權利(包括物權、債權和其他財產權)和具有財產性質的人身權利也是訴訟時效的客體。另一些人則認為,根據《通則》第135條,由所有民事權利產生的訴權適用于訴訟時效,因此訴權應當是訴訟時效的客體。另一些人認為,訴訟時效的客體應僅適用于請求權,而請求權以外的權利,如控制權、形成權和抗辯權,不屬于訴訟時效的客體,從外國立法的角度來看,不適用于訴訟時效,無效合同與訴訟時效關系的規定不一致?!栋拈T民法典》第279條規定,“任何利害關系方可在任何時候提出無效主張,法院也可依職權宣布無效?!狈▏穹ǖ涞?262條規定:“所有物權或債權的訴訟權利應在30年期限內消滅,。。。本規定確定的時效期間適用于請求絕對無效行為的權利。[1] 《意大利民法典》第422條明確規定:“宣告無效的訴訟權(見第2652條)不受時效期滿的限制。但是,獲得時效的訴訟權(見第58條)和要求返還的訴訟權的消滅時效(見第2934條)的效力(見第2033條和第2379條)。[2]德國民法典非正常清算合同中因合同無效或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而產生的索賠權的時效期限為30年。[3]第二,無效合同制度與訴訟時效制度之間的價值沖突所謂的無效合同是相對于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意味著合同雖然成立,但由于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應當被認定為無效行政法規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內容和形式。[4]合同無效是法律規范對合同的否定性評價。只要相應的強制性法律規范或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沒有改變,并且對此類合同的否定性評價仍在進行,其違法性狀態將繼續,并且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合同無效是以法律為代表的公共權力對合同成立過程進行干預的結果,這種干預不僅表現為對非法合同無效的確認,而且表現為對非法合同的撤銷和消除非法合同所確立的事實狀態的效果合同[5]確認《合同》< < > >的有效性,只能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強制性規定進行,只要判決時的法律、行政法規認為合同無效或損害公共利益,合同應視為合同。因此,合同無效制度的價值取向是維護公共利益,無論其持續多長時間
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是保護交易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建立時效制度,對權利的行使施加時間限制,可以穩定已形成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法律確立的時效制度也起到了督促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作用,雖然權利人享有權利,但不利于權利的實現如果它“睡在右邊”,就不要使用任何東西"如果權利人不及時行使權利,權利行使前的法律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趨于穩定,訴訟時效制度將保護該法律狀態以及其他民事法律關系和社會秩序>
從兩大法系不同的價值取向出發,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法律利益給予不同的優先權,導致無效合同訴訟時效適用上的混亂,一些學者認為,由于無效合同損害公共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應強調合同效力的公開性,以使其最終和確定的效力不會產生任何效力,對無效或確認的主張不應有時間限制。相反,一些學者認為,如果主張合同無效的權利不受時間限制,則所有法律關系基于無效合同可能總是處于未定狀態,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利于維護民事財產流通關系的穩定,也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目的和目的德國法學家Raz指出:“在利益衡量中,我們必須首先考慮一個法律利益是否具有明顯的超越其他法律利益的價值優勢?!保?)現代社會道德價值觀所體現的新立法價值取向是放棄保護?!叭藱鄦栴}"敦促權利人積極行使權利,在經濟日益繁榮、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減少資源的浪費和閑置,維護經濟秩序的穩定和財富流通的安全,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財富的作用,維護交易安全和秩序穩定應優先考慮,但同時也必須考慮無效合同的特殊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僅確認合同無效不是當事人的目的,其目的是追究返還財產或財產的后果因此,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不僅體現在對無效合同的確認是否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還體現在對合同確認無效后產生的請求權是否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無效合同的確認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它總是能夠體現法律對無效合同的評價,同時也不一定會破壞交易的安全性和秩序的穩定性。雖然訴訟時效不適用于無效合同的確認,但訴訟時效對無效合同的確認并不適用訴訟時效可以適用于合同被宣告無效后,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相互返還或損害賠償請求。換句話說,一旦合同被宣告無效,履行合同的一方有權要求另一方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這種請求權必須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因為,一方面,損失賠償請求權應當屬于債權范圍,當然也應當適用訴訟時效。即使返還財產請求權屬于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或者物權請求權,也存在爭議理論上,如果認定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也應適用訴訟時效。另一方面,在合同宣告無效后,有權返還原物并要求賠償損失的一方當事人也應積極行使其權利。債權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行使其權利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沉睡在自己的權利上。即使法院在判決中宣布合同無效,它也不會確定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的問題,當事人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內提出。特別是當一方自愿宣布無效時,如果它要求歸還原物在訴訟標的和損失賠償方面,它應在訴訟時效范圍內,參照立法規定提出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