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人→ 與業主協商;要求工會或第三方共同→ 與雇主談判→ 達成和解協議2。各方→ 向調解機構申請調解(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
3。各方→ 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
4。各方→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他們對仲裁裁決不滿意,除非另有規定仲裁裁決是終局的)
上述步驟并非全部都需要進行。中國的法律法規只規定,提起勞動仲裁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提,解決勞動合同糾紛應當注意的問題,可以采取其他步驟
(一)注意勞動爭議的范圍
有些勞動合同糾紛不屬于法律法規規定的勞動爭議范圍。他們不能申請仲裁或訴訟,但應通過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來保護自己的權利。勞動爭議事項:
(1)因確認勞動關系引起的爭議
(3)因退市、解雇、辭職和辭職引起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保護引起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非勞動爭議事項:
(1)工人要求社會保險機構發放社會保險福利的爭議
(2)由于住房制度改革,工人與雇主之間的公共住房轉讓爭議
(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殘疾等級鑒定結論或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
(4)家庭或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幫手和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和雇員之間的糾紛
(II)注意處方過程
為了避免處方過程,法院無法支持上訴,因此,我們應當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以達到時效中斷的效果。一方當事人在申請仲裁期間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另一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
如果申請仲裁的期限被中斷,申請仲裁的期限應從另一方明確拒絕履行其義務之時起重新計算,或相關部門做出決定或明確表示不處理
(三)注意收集證據
盡管法律法規規定,因雇主的解雇、除名、解雇等決定引起的勞動爭議,應由雇主承擔舉證責任,解雇、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如果你想證明你的觀點,你需要足夠的證據。例如,如果你證明雇主和雇員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沒有勞動合同,你可以出示打卡記錄、工資單、為公司開具的快遞單作為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