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末位淘汰制度
末位淘汰制度是指工作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結合各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定的考核指標體系的績效管理制度,根據該指標體系對員工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剔除得分較低的員工。末位淘汰制的作用:一方面,末位淘汰制發揮了積極作用,客觀上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精簡了機構;另一方面,末位淘汰制度也有消極方面,如破壞人的尊嚴、過于殘忍等
末位淘汰制度是否合法
該制度是否合法取決于淘汰員工的原因。被辭退的勞動者確實不稱職,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稱職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法的規定。但是,如果被解雇的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不如其他雇員,但他們沒有達到不稱職的程度,雇主不能終止與他們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最后消除制度是非法終止合同的制度
如何正確使用最后消除制度
1。公司應對不合格員工進行培訓或調整崗位(在考核程序和結果合理合法的前提下)
2。對培訓或轉崗后的員工重新設置考核程序,并重新進行考核,3。考核合格者繼續留任,不得解除勞動關系:考核仍不合格者為不稱職職工,公司此時開始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4。在確認公司可以采取措施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后,公司還需要提前通知員工。法律規定的提前通知期為一個月,公司應至少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或者,如果公司認為很難提前通知員工,也可以選擇以一個月工資標準的補償代替提前通知期,即代通知。因此,企業只需在提前一個月通知和要通知的付款之間進行選擇5。最后,公司應根據員工的工作年限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由于雇員在此類終止中沒有過錯,因此法律考慮到雇員的利益,并要求公司支付適當的賠償。雖然員工不稱職,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努力,更不用說對企業沒有貢獻了
如何建立適當的末位淘汰制度
1。企業在制定上次淘汰的規章制度時,應當履行職工民主程序,即征求工會或職工代表的意見,或者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批準。建立一套科學、客觀、公正的績效考核標準和程序。運用薪酬管理的方式,通過薪酬體系和末位淘汰制的設計,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競爭意識。對于表現不佳的員工,如果他們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他們可以調整工作或進行培訓。調整工作或培訓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勞動者符合禁止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時,用人單位不得以最后解除為由終止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