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提前解除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效力。在規定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時,中國對勞動者過錯和勞動者無過錯兩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作出了不同的規定。根據《勞動法》第25條的規定,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試用期是指用人單位對新錄用合同工的思想品德、勞動態度、實際工作能力和身體狀況進行進一步調查的期間。根據中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長短由企業根據不同工種的實際情況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試用期內,如發現員工身體狀況、文化程度、實際工作能力等不符合錄用條件,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以保證員工素質,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雇主的規章制度
勞動紀律是員工在集體勞動中必須遵守的標準和規范。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主要包括:嚴重違反勞動紀律、頻繁早退、曠工、偷懶、影響生產和工作秩序;玩忽職守,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損壞設備和工具,浪費原材料和能源;服務態度差,經常與客戶發生爭吵或損害消費者利益。員工有上述行為時,企業應根據《企業員工獎懲條例》及時教育或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員工經教育或行政處分仍不改正的,企業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不必先辦理辭退手續,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
(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造成用人單位利益重大損害的
主要指:玩忽職守、違章指揮,造成事故和人員生命財產損失的;濫用職權、違反政策、違反財經紀律、偷稅漏稅、截留上繳利潤,損害公私利益,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腐敗和盜竊給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不構成犯罪。員工有上述行為之一的,企業有權直接解除勞動合同,不必先辦理辭退手續,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4)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勞動者違反國家法律,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企業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以上四種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屬于勞動者的過錯。勞動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企業有權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并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以上為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答案。一般來說,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是員工在工作中的失職行為。我希望我能幫助你。我應該采取什么形式來終止勞動合同?解決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請專業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打醫療事故官司
2021-01-17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