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五款的規定,除非用人單位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簽勞動合同,且勞動者不同意續簽,否則定期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在用人單位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的前提下,有兩種續簽勞動合同的可能性。一是用人單位愿意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不愿續簽;一是工人愿意續約,但雇主不同意。然而,在實踐中,當出現爭議時,他們往往持有自己的觀點。雇主認為工人不愿意續簽合同,工人認為雇主不愿意續簽合同。在這種情況下,舉證責任應該如何分配?誰應該為無法證明承擔法律責任?在這方面,實踐中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舉證責任應分配給工人,即工人應證明雇主沒有續約,或者盡管雇主愿意續約,續簽條件低于原勞動合同約定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舉證責任應分配給用人單位,即用人單位應證明單位已向勞動者發出續簽請求,而續簽條件保持或完善了原勞動合同條件
對于上述兩種觀點,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如果勞動合同自然終止,用人單位一般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除非用人單位能夠提供證據,否則存在無法支付經濟補償的法律情形,即:,用人單位可以證明用人單位愿意維持或改善原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不愿意續簽
II.如果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辦。如果公司不續簽合同,則需要經濟補償。如果員工不續簽合同,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1)如果公司維持或改善了原有的工作條件,而員工仍然不續簽合同,則不需要經濟補償
(2)如果公司減少了原有的工作條件,員工不續約,公司還將給予經濟補償(3)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工作條件很廣泛,包括工資,而不僅僅是工資,如工作環境、福利水平等。合同不續簽如何進行經濟補償在實際操作中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是員工進入單位后一個月工資補償一年;第二種是從2008年1月1日起,補足一年一個月的工資
事實證明,在一些勞動案件中,判決也基于第二種觀點。公司員工的工作時間分兩部分計算。原《勞動法》應在2008年1月1日前適用,原《勞動法》規定,如果合同自然到期,無需經濟補償;第二部分是2008年1月1日之后。根據《勞動合同法》,需要經濟補償。由于《勞動合同法》不具有追溯效力,2008年1月1日之前的期間不具有法律效力
自2008年1月1日起,一個月的工資應補充一年。按合同期滿前十二個月職工平均工資計算,以取得的工資為準。綜上所述,除本單位維持或改善原有工作條件,員工仍不續簽合同外,本單位需要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補償金額為2008年1月1日起一年一個月的工資
勞動合同不續簽。如果單位提供原高勞動條件,員工不續聘,則無需經濟補償。相反,一些單位會進行經濟補償。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時導游強迫買東西怎么維權
2021-01-15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0-12-10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