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第三,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在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對于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四,發生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
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五,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第六,按照《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因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造成醫療事故的單位支付,不計入一次性經濟補償內。
但是,符合出院標準的病人應當出院,產婦死亡后留有嬰兒的,應當由家屬將嬰兒接出院。
如病人拒絕出院,或者病人家屬拒絕接嬰兒出院,自病人或者病人家屬接到醫院通知之日起,費用自己支付。
第七,病人方面可以與醫院方面協商經濟賠償費數額,但做個醫療事故鑒定更好,可以在此基礎上依法依據商談賠償數額,此數額也會更為合理,對雙方皆是保障,防止日后因為賠償過低過高而扯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糾紛案件律師費如何確定
2020-12-14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