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謂撤銷權,是指具有撤銷權的人根據其單方面的意思使合同和其他法律行為追溯消失的權利。關于撤銷權的性質,學者們普遍認為它屬于形成權,即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可撤銷合同一旦被撤銷,將具有追溯效力,因此合同從一開始就不生效。在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銷權時,應遵循以下規則:
1。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具備資格。本法的目的是保護因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利用他人危險等而利益受到損害的一方。因此,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是表達錯誤或有缺陷意圖的一方,即:,有重大誤解的一方(一方為主要方,有時為雙方),因明顯不公平的合同利益而遭受嚴重損害的一方,以及被欺騙、脅迫和處于危險中的一方。撤銷權的行使對象應當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必須是《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幾種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明顯不公平的合同(訂立時)、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違背對方真實意圖而訂立的合同。此外,雙方不得行使撤銷權。撤銷權的行使方式應當適當。我國《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相一致,即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這不同于撤銷權持有人在德國和日本等國外通過向對方當事人表達其意圖而行使的撤銷權。根據我國法律,撤銷權的行使應以訴訟或仲裁的形式進行,直接向對方當事人表達意思不具有行使撤銷權的效力。撤銷權的行使應當在法定期限內進行。《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行使撤銷權的一方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法律將不予保護,可撤銷合同仍應為有效合同。合同解除權何時消滅
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權消滅:(1)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2)有權解除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知道解除原因后,明確表示或放棄以自己的行為解除合同的權利。
1.解除權因排除期的過去而消滅。所謂排除期是指該權利的法定期限,該權利的消滅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即本規定在上述排除期內,當一方當事人知道撤銷原因后,他明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排除期內,當一方當事人知道撤銷原因后,如果相反,他明確放棄撤銷權,他不僅不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撤銷權,撤銷權應當消滅。撤銷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
3.當事人知道撤銷理由后,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排除期內,當事人知道撤銷理由后,雖然不知道合法表示放棄撤銷權,因自己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