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是否可以更改或取消合同?如果更改和取消合同的原因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雙方可以申請取消或更改合同的部分或全部條款。《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下列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
(二)明顯不公平的民事行為;(3)因欺詐而訂立的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4)在脅迫下訂立的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利用人身危險訂立的合同
受害人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要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有重大誤解的合同
>所謂重大誤解合同,是指行為人對合同的重要內容理解錯誤,致使其意思與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七十一條規(guī)定:如果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規(guī)格和數量的錯誤理解,使行為的結果與自己的意思相反,造成重大損失,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 本規(guī)定解釋了合同的基本內容中的重大誤解。
1。重大誤解的特點。在民法理論中,重大誤解又稱錯誤,有兩種情況:(1)意思與事實不符,(2)意思與表述不符。根據德國法學家薩尼的觀點,前者是一種真正的錯誤,即動機錯誤;后者是非真實錯誤,即法律行為的錯誤或直接稱為錯誤。重大誤解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誤解是雙方理解上的錯誤。錯誤的產生是由于當事人內在意思的缺陷,而不是其他原因。雙方含義的真實性與其內在含義一致,即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或信息等內在含義的缺陷而誤解合同內容。誤解是指雙方對合同內容的誤解。誤解的對象是合同的內容,即對合同內容的錯誤理解,使當事人訂立合同。合同內容主要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如果雙方誤解了合同的主要條款,則可能成為重大誤解。在合同動機方面,在使用合同條款時可能會出現誤解,這不能構成重大誤解。誤解直接影響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基于當事人對合同內容的錯誤理解,必然影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給被誤解的當事人造成損失。正因為如此,法律將重大誤解視為合同相對無效的原因,并授予被誤解方變更或取消合同的權利。重大誤解的構成要素。重大誤解一般基于雙方的誤解,但單方面的誤解除外。重大誤解的構成要素如下:
(1)需要確立意志表達。在表達意愿方面出現了重大誤解。如果不確定意愿的表達,就不會有重大誤解。因此,重大誤解必須有明確的意愿表達。在沒有意愿表達的情況下,如果意愿表達根本沒有確立,就不會構成重大誤解。要確認意志表達的確立,必須根據意志表達確立的一般要素來衡量,它具有表達內心意志的效果意義,并通過它來表現內心意志的表達行為。(2)意圖表達的內容必須與內部效果含義不一致。重大誤讀表意文字首先應具有內在效果意義的存在。無意識的表達,沒有內在的效果意義,就沒有誤解。其次,表意文字應將其意義外化為意圖的表達。沒有表達意圖的行為和偶爾客觀表達價值的行為都是非表達行為,不構成誤解。第三,表意文字的內部效果意義與其表達不一致,即表意文字的內容與內部效果意義相反。(3)必須表達意思的人不知道其內在效果,意思與表達不一致,以及缺乏理解的原因。主要誤解的主觀因素是這一點。學者們認為,重大誤解一般是由行為人的疏忽行為造成的,即行為人的粗心大意和粗心大意。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兩點:第一,過失不是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而重大誤解誤解的主觀要件是缺乏理解。缺乏理解的原因可能是疏忽或無知。其次,過失的程度應加以限制,即重大過失超出了重大誤解主觀要件的范圍,不構成重大誤解,不產生撤銷權,如日本民法典第九十五條后段規(guī)定的,,表意文字如有重大損失,不得主張其無效。誤解一定很嚴重。所謂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所表達的意思與其真實意愿存在重大差異,對當事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和義務產生重大影響。要確定一個主要的誤解,我們應該把當事人誤解的不同情況分開,并考慮當事人的地位、活動的性質、交易習慣等因素。判斷重大誤解的簡明標準是表意文字已經或可能遭受重大利益損失。以上是luba.com小編輯為您總結的可變更和可撤銷合同的相關內容介紹。綜上所述,如果變更和撤銷合同的原因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如果您有任何其他疑問,雙方可以申請撤銷或變更合同,luba.com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在本網站上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魏海峰律師,2008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法學專業(yè),本科學歷,畢業(yè)后從事法律工作多年,具有扎實的法律功底和實戰(zhàn)經驗。現任職于重慶道倫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執(zhí)業(yè)以來,承辦多起案件,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婚姻家庭、房產、合同、經濟、債權債務、侵權、勞動工傷、信用卡網貸等民商事糾紛,以及治安刑事案件方面的疑惑,可以在平臺與我交流,愿全力為您服務!
公司注銷清算方案范本
2021-01-13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1-18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guī)定
2020-11-16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養(yǎng)老金補發(fā)
2021-01-07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