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一年。撤銷權在排除期內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撤銷權未行使超過一年,該權利將消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可撤銷合同]第54條下列合同之一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一)如果一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另一方當事人的意圖是不公平的,那么該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另一方當事人的意圖是不公平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撤銷權的解除】,取消權應被取消:
(1)具有取消權的一方在其知道或應知道取消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取消權
(2)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解除合同后行使撤銷權所產生的法律后果
,當事人還應當承擔返還財產、折價賠償和損失賠償的民事責任。這也是合同確認無效或解除后共同處理的原則。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措施:
1。返還財產
適用于已履行的合同,這意味著根據合同交付財產的一方有權要求返還交付給另一方的財產,而接受財產的一方有義務返還財產。因合同而獲得的財產,包括交付的財產、其孳息和支付的費用。貼現補償
是指當事人對應當返還但不能返還或者不需要返還的財產給予貼現補償。不退款,包括事實上不退款和法律上不退款。事實上,不可退還是指屬于無形財產的專有技術、信息等,即使歸還也已失去原有價值;法律上不可歸還是指財產已轉讓給善意第三方,且善意第三方已獲得財產所有權。不必要返還主要是指雙方協商,認為不返還財產對雙方都有利,因此不需要返還。損失賠償
是指因合同無效或解除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過錯方應予以賠償。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合同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不可能或者沒有必要退貨的,給予折扣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一年,解除權在排除期內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撤銷權超過一年未行使,該權利將消失。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lyba.com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砸別人車玻璃是犯法嗎
2020-11-13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2020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5廉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如何認定是被安置人
2021-02-16什么是征地區片綜合地價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