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如果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雇主涉嫌非法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因非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進行了勞動能力鑒定后確認為工傷的,勞動者還可以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獲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用人單位主要因勞動者不稱職或有過錯而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勞動者發生意外傷害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未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認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按規定的工傷事故,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工傷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用人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工傷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工傷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職業病防治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因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工傷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總體規劃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
根據本文第一段,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認定的事項,如果用人單位未提交身份認定申請,由按屬地原則劃分為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工傷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期限內,在此期間,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治療等相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我們知道,公司不能因工傷而終止與遠工的勞動合同。如果公司這樣做,員工有權拒絕并提起勞動仲裁。如果員工想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與公司協商并獲得相應的補償。以上是綠壩小編為您準備的資料。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