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文憑本質上是一種欺詐。《勞動法》第18條規定,“以欺詐或威脅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合同,無效勞動合同自訂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勞動部發布的《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款的聲明》第18條對勞動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定義如下:“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另一方的行為,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本案來看,雇主只有在認為候選人確實擁有文憑時才做出雇用決定。申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該單位違背其意愿作出虛假陳述。因此,張先生在申請過程中的做法是欺詐
因此,當雇主發現雇員因使用假文憑而被雇用,且不能容忍此類欺詐時,如果員工以假文憑為由對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有異議,可以以合同開始時無效為理由終止與員工的勞動關系,不支付任何補償
,可根據《勞動法》第18條“勞動合同無效須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確認”的規定,向企業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案例二:2003年,由于工作上的業務往來,朱會見了一家公司的經理。2005年2月,朱和公司正式同意建立勞動關系。同年4月21日,雙方簽署了《勞動合同補充協議》,約定由朱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市場開發、業務聯系、生產管理等工作事宜。公司給了朱8萬元年薪和獎金等福利合同簽訂后,朱擔任副總經理
次年6月29日,公司因懷疑朱的身份向公安機關報案。海門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依法審問朱某后,朱某稱其身份證為他人偽造的身份證。出生日期、教育程度和工作簡歷是虛構的,并且收到了項目經理卡和執業資格登記人員卡,帶有虛構的證書和簡歷
,公司以朱某以假身份證、假學歷、假職稱簽訂勞動合同為由,向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確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無效。在仲裁委員會認定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無效后,朱益益請求將**公司推到被告席上,并請求法院確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合法有效。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朱某的訴訟請求
,公司認為原告與被告于2005年4月21日簽訂《勞動合同補充協議》是事實,但協議的基礎是原告通過欺騙捏造事實,因此被告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原告在簽署協議時使用的姓名不是別名,也不是警察注冊住所中使用的姓名。這實際上是原告在使用假身份證時使用的姓名。因此,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正確的,要求法院裁定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原告朱某認為他從小就使用了這個名字。正是由于習慣和法律意識的原因的問題才沒有在戶籍中登記。這在中國很常見。盡管項目經理證書中存在一些缺陷,不符合處理身份證和更改姓名的正常程序,但無論使用何種姓名,都不會影響被告對其工作能力的判斷。因此,法院應確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合法有效
法院認為,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遵循誠信原則。在本案中,原告捏造其真實姓名、學歷和專業技能,騙取被告對原告勞動能力、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的信任,以簽訂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以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自訂立之日起沒有法律約束力。原告的行為構成欺詐,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合法的。原告的主張不成立,也沒有依法得到支持,因此作出了上述一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于公民扭送的套路貸犯罪案件應當立即受理嗎
2021-03-24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