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勞動法所包含的指導思想,在調整勞動關系和密切相關的社會關系時必須遵循。這是整個勞動法部門的原則
(一)實行按勞分配原則
按勞分配原則在《中國憲法總綱要》第六條中有規定。這一原則體現了生產與分配的統一性,具有豐富的內涵,“各盡所能”是“按勞分配”的前提,在生產過程中調整社會關系。首先,有工作能力的公民可以“盡力而為”。對于尚未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用人單位,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具體結合;對于已經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勞動不僅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其次,對于用人單位來說,要不斷完善勞動組織,調整和完善勞動者的分工與合作形式,充分發揮勞動者的“能力”。最后,對于國家來說,社會主義國家應該鼓勵和保護工人“盡力而為”
“按勞分配”是分配過程中調整社會關系的原則。它要求根據工人提供的勞動力數量(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工資制度改革,將使國家從直接控制轉向間接控制。企業擁有經營自主權,集中決策正在向分權發展。由于企業的經營條件、設備條件和自然環境不同,企業之間的經濟效益也不同,不可能實行按勞分配。企業只有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才能通過市場聯系起來。只能在企業內部實施按進行分發。按勞分配的實現受到價值規律的制約。按勞分配的數量是價值規律的結果。價值規律通過商品價值和價格的波動來決定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如果市場供求平衡,商品價格與價值一致,按勞分配就能正常實現;如果供求不平衡,價格高于或低于價值,按勞分配可能過度實現或未充分實現。可以看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分配基礎的勞動力數量不能是個人的勞動力數量,而應以企業實現的社會必要勞動力數量為基礎,,按勞分配是全社會的長期趨勢
按勞分配原則的實施是由勞動關系的財產關系屬性和平等關系特征決定的。作為一種財產關系,中國的勞動關系是平等勞動的交換,是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交換。勞動力不僅是勞動者的謀生手段,也是勞動者交換消費品的財產。然而,勞動力是包含在勞動者中的一個非對象化因素,不可計量,不能直接按勞動力進行分配。只有"盡力而為",讓工人發揮自己的能力,才能成為計算的依據。“按勞分配”是以勞動力的實際使用為基礎的。以勞動力實現程度作為分配尺度,更能反映勞動關系建立時的平等特征和財產屬性。實行按勞分配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的平等勞動交換或平等報酬原則
(II)保護工人的原則
“保護工人的原則”這一原則體現在中國憲法第二章“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系列規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一開始就在第一條中明確規定“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在中國,“保護勞動者的原則”主要通過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或基本生活需要來實現,確保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防止過度勞動造成傷害,并在工人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時提供物質援助。勞動立法不僅要保障用人單位的管理權,還要保障勞動力的所有權。在維護雙方合法權益時,根據“保護工人原則”,有必要傾斜立法,將保護重點放在工人身上是由勞動關系的人際關系屬性和從屬關系特征決定的。作為一種人際關系,勞動者是勞動力的物質載體,二者不能一蹴而就。然而,兩者之間存在一些矛盾:過度使用勞動力會損害工人的健康;在不安全條件下使用勞動力可能會危及工人的生命。當勞動力由工人自己控制時,矛盾并不突出。勞動力所有權與勞動力控制權在一定條件下分離后,用人單位掌握了勞動力控制權,形成了縱向從屬關系,可能導致權利義務不當,損害勞動者權益,從而危及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可見,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系雙方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勞動者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因此,勞動法應以工人為重點。“保護工人的原則”也可以說是在勞動領域保護弱者的原則
以上就是相關的答案。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一是實行按勞分配原則,二是保護勞動者的原則。如果公司在一個月內未簽訂合同,員工可向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然后,如果您有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com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標準
2021-01-25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