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提出,有限合伙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實現:在《公司法》中增加兩個合營公司的規定,或者在《合伙法》中增加有限合伙的內容,或者直接制定專門的《有限合伙法》。此外,也有學者提出要遵循民法制度,建立隱名合伙。筆者在這里對各種立法方法進行了比較。在世界各國的立法中,英美法系國家大多采用有限合伙制。除了美國,英國也有《有限合伙法》。在<香港> < A/>中,合伙分為無限責任合伙和有限責任合伙。前者受《合伙企業條例》(香港法律第38章)監管,后者受《有限合伙企業條例》(香港法律第37章)監管。大陸法系更多地規定了合資公司的組織形式。法國《商業公司法》第23條規定:“簡單合資公司的無限責任股東具有股份公司的股東身份。有限責任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股東不得以技術出資。“德國法律還規定了diekommanditgesellschaft的概念,它由無限責任股東和普通公司下的有限責任股東組成。但是,與法國的規定不同,德國的兩家合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在法律交流中,作為商業企業,它可以享有很大的法律獨立,可以以自己的企業名義獨立享有權利和義務,可以獨立參與法律訴訟。"日本商法第三章還規定,,其中要求股東的責任應記錄在公司章程(第149條)“有限責任股東只能使用金錢或其他財產作為其出資的對象”(第150條),以及“有限責任股東不得執行公司的業務或代表公司“
從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規定不難看出,這兩家合資企業在形式上與有限合伙企業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它們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于,這兩個合資企業是公司法人,而有限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地位。由此看來,兩者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稅法中的法人組織實際上是納稅主體,對其營業收入應實行雙重征稅,而合伙組織由于不是法人而不被視為納稅主體。在稅法中,它是直接稅的主體,因此可以避免雙重征稅。這也是有限合伙作為一種廣泛的風險投資組織形式的主要優勢之一。這將在下文詳細討論。第二,兩個合伙公司和有限合伙公司在披露內部信息方面承擔不同的責任。公司制企業必須遵守《公司法》的規定,充分披露信息。采用合伙組織的企業可以大大減少信息披露,這對于尚處于不成熟狀態的高科技企業尤為重要。他們中的許多人還不夠成熟,無法申請專利,或者為了專利披露而作為商業秘密受到保護。實踐證明,一般風險投資企業必須加強對其商業秘密的保護。從這個角度看,有限合伙制的企業組織形式更為有利。最后,作為一家雙向公司,成立程序更加繁瑣,公司治理結構也相當復雜。但是,在合伙形式上,有限合伙的設立不僅簡單,而且有限合伙的運作一般是按照《合伙協議》進行的,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公司法》主要規定了有限責任企業制度,有限合伙的本質仍然是無限責任企業,涉及無限責任投資者。因此,從科學立法和促進法律分工的角度來看,《公司法》只引入了兩個合資公司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這種形式得失,不能促進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美國高科技發展的速度和成就遠遠高于歐洲和日本。作為孕育美國高科技發展的有限合伙制,美國的經驗更值得我們借鑒。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仍然需要通過有限合伙立法來突破法律障礙。
2。隱名合伙
隱名合伙是一種民法制度,這一概念在《德國民法典》和《德國商法典》中均有規定。《德國商法典》第171條和第172條規定,有限合伙企業是以公司名義從事商業業務的商業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包括兩類合伙人,即至少一名無限合伙人和一名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由他們投資。隱名合伙是作為隱名合伙人的投資者與商業企業之間的合同。根據合同規定,隱名合伙人負責向企業提供一定數額的資金,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分擔企業的虧損,無需登記。可以看出,雖然《德國商法典》承認隱名合伙,但它更多地被視為一種合同,而有限合伙被視為一種商業主體,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必須注冊。如果用隱名合伙代替有限合伙進行立法,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第一,隱名合伙是不完全合伙。事實上,它不是合伙,只是隱名合伙人與著名合伙人的結合,是一種契約關系,不需要立法登記,不具有企業主體的特征。日本和德國的立法規定隱名合伙不需要登記,不具有企業主體的特征。但是,在我國立法中,如果隱名合伙不需要登記,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還處于初級階段,金融資本市場的監管經驗相當薄弱,監管能力不能滿足要求,利用隱名合伙制很可能成為一些人實施金融欺詐的工具,也是清洗黑人收入的便捷方式。這將導致市場混亂。如果登記,隱名合伙的優勢將大大降低,從而無法達到立法的預期目的。第二,我國長期存在政企分開、政企結合的現象。當國家明確禁止掌握國家權力的單位和個人以各種合法和非法的方式直接參與商品生產經營,以獲得權利和資金的雙重報酬時,如果建立了隱名合伙制,則該制度將適用于這些單位和個人(國家公務員)通過隱名合伙的方式進行秘密投資操縱的腐敗行為已經大大打開了大門。
可以看出,由于中國市場的不完全發展,隱名合伙的這些優勢很可能已經成為其在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為避免上述弊端,建議現階段不采用隱名合伙制,直接規定有限合伙制,更符合國際標準,促進中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
3。單獨立法
合伙的立法體例歷來分為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前者采取主體立法模式,其特點是合伙法與有限合伙法分別制定;后者將合伙企業劃分為債務法,并成為一種合同,有公司法、合伙法和個人獨資法等立法體例,表面上是借鑒英美法系的立法模式。盡管這種立法風格受到許多人的批評,但在現階段,在相關主體立法的一般模式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單獨制定有限合伙法是最合適的。
雖然很多人在修改《合伙法》時提出可以修改,但應增加有限合伙的內容。然而,從立法邏輯和制度上看,有限合伙與普通合伙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如果在普通合伙的框架內,用規范和管理普通合伙的規則和方法來對待有限合伙,就很難保證其健康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車損沒有鑒定可否獲賠
2020-11-09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