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正在進行職業病檢查或者因工傷失去勞動力時,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能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的合同,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在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未對疑似職業病患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經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在規定的醫療期限內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
(4)女職工懷孕、分娩、哺乳的
(5)自法定退休年齡起在本單位連續工作15年以上,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如何理解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訂立勞動合同的法律、法規已經修改或者廢止。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被修改或廢除,且合同未發生變更,則可能與法律法規不一致,甚至違反法律法規,導致合同因違法而無效。因此,根據法律法規的變化,用人單位有必要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用人單位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根據市場變化,決定變更生產、調整生產任務或生產經營項目。發包人的生產經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往往會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批準或市場變化調整其經營戰略和產品結構,這必然會改變生產、調整生產任務或生產經營項目。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工種和產品生產崗位可能會被取消或替換為其他新工種和崗位,并且可能會因簽訂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原勞動合同
勞動原因。如勞動者身體狀況發生變化,勞動能力部分喪失,崗位與職業技能不相適應,職業技能提高到一定水平,由于客觀原因,致使原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原合同約定的義務繼續履行,對勞動者造成明顯不公平的
。這一客觀原因使得當事人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履行勞動合同中原約定的權利和義務。此時,允許雙方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主要是:
(1)由于不可抗力的發生,原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可能或無意義。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無法預見、避免和克服的客觀情況,如自然災害、事故、戰爭等。(2)由于物價暴漲等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勞動合同的履行成本過高,失去經濟價值。這是情勢變更原則在勞動合同履行中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3款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以非過失理由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上述知識是對“單位何時不能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3款規定的合同”問題的回答。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進行職業病檢查或者因工傷失去勞動力的,不得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