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限合伙企業是否為法人
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與普通合伙不同,它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前者負責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并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后者不履行合伙企業事務,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與普通合伙相比,有限合伙允許投資者以承擔有限責任的方式參與合伙,成為有限合伙人,有利于激發投資者的積極性。此外,它還可以有效地將資本和智力結合起來,即擁有財務資源的人作為有限合伙人,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作為普通合伙人。這樣,可以整合資源,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合伙法規定,有限合伙企業由兩個以上合伙人和50個以下合伙人組成;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有限合伙企業至少應有一名普通合伙人。根據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設立有限合伙企業,但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公益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有限合伙企業的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企業只有有限合伙人的,應當解散;如果有限合伙企業中只剩下普通合伙人,則應將其轉變為普通合伙企業。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組織,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和整個社會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
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也不同于自然人。根據《民法通則》第37條,法人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其中沒有一個是必不可少的。合法成立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成立的機構。有必要的財產和資金。法人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應當獨立進行各種民事活動,獨立承擔民事活動的后果。有自己的名字、組織機構和地點。公司的設立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如《公司法》第十一條等,依照《公司法》制定公司章程。又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申請設立社會團體,,社會團體的章程草案應當提交登記管理機關
III.有限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
根據上述規定,合伙企業有五個特征:
1。有限的生命。伙伴關系更容易建立和解散。當合伙人簽署合伙協議時,他們宣布合伙企業成立。新合伙人的加入、老合伙人的退出、死亡、自愿清算和破產清算可導致原合伙企業的解散和新合伙企業的成立。無限責任。合伙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對債權人承擔無限責任。根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責任,合伙企業可分為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普通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均為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甲、乙、丙三方合伙企業破產,甲、乙三方雖已按合同約定清償分攤的債務,但無個人資產抵銷企業債務的,其仍有義務使用其個人資產償還甲方和乙方所欠分攤的合伙企業債務。當然,此時丙方有權向甲方和乙方追索。有限責任合伙企業由一名或多名普通合伙人和一名或多名有限責任合伙人組成,即:,至少有一個合伙人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承擔無限責任,其他合伙人只能在其出資額范圍內承擔償債責任。因此,此類合作伙伴通常不直接參與企業的業務管理活動。相互代理。合伙企業的經營活動由合伙人共同決定,合伙人有權實施和監督。合伙人可以選舉負責人。全體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換句話說,每個合伙人代表合伙企業的經濟行為對所有合伙人都具有約束力。因此,合作伙伴之間更容易發生糾紛。共享財產。合伙人投資的財產由合伙人統一管理和使用。未經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人不得將合伙企業財產挪作他用。僅提供勞務而不提供資本的合伙人只能分享部分利潤,但無權分享合伙企業的財產
5。利益分享。合伙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和積累的財產,歸合伙人共同所有。如有損失,由合伙人承擔。合伙協議應當明確規定利潤分配和虧損分配的比例;未作規定的,可以按照合伙人的出資比例或者等額分攤。除非另有規定,使用勞務作為資本的合伙人通常不分擔損失
上述知識是對“有限合伙企業是否為法人”問題的回答。根據《合伙法》的規定,合伙企業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全體合伙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對減刑有什么影響
2020-12-14二手房電路有問題誰擔責
2021-02-01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訴前調解可不可以聘請律師
2020-11-19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是多少
2020-12-01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