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人一個月的工資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全年。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雇主所在地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應為雇員平均月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標準,根據工人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不足六個月,應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金的最高支付年限不得超過12年。用人單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全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因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不稱職,經培訓或調整工作后仍不稱職,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得超過12個月。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因依法整頓瀕臨破產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需要裁減人員的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的服務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但在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
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雇主的規章制度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知識是對“法律如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條件”問題的回答。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給予勞動者補償,并每年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借款保證人免責的情形
2021-01-10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房屋拆遷個體租戶可以索賠嗎
2021-02-19郫縣農村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17